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

由“海鲜炒饭失败的愤怒”引发的心理分析



如果你期待做一餐美味但是失败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就算难吃也会把它吃掉,对自己说失败的作品也是作品,说不定还会拍照发圈自嘲一番;
不吃它,叫外卖或者吃泡面;
顶多只是失望或有点小生气,怕浪费就把它吃掉,不怕浪费就丢了它......
好了不玩了,这不是一道心理测试题目。其实,不同的人面对一次失败的炒饭,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是,如果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败就到达愤怒的地步并久久不能平息,而且每次都是如此,那就需要重视了。我的朋友L就属于这种状况,他自己也能意识到这种情绪的出现有些不合情理。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次正式的心理分析。整个情景发生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过程中,虽然自由联想的时间有限、内容较少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简单的分析,是因为我们平时经常会聚在一起探讨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他本人在个人成长方面做得很好,对一切都开诚布公,并且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可以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决心。虽然分析出的内在强迫性趋力不能完全代表他内在的所有冲突,但至少,它能呈现出贯穿于他在某些方面的习惯性强迫,只是他对这些无意识的冲突一无所知。

谈起海鲜炒饭这件事情,我问L,当时除了愤怒,脑袋里还有什么想法?他说,他觉得自己在饿的时候连一口可口的饭都吃不到,所以生气。当一开始意识到这餐饭可能做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做了,在做饭的过程中他越做越饿,觉得做饭是一种痛苦,只是强忍着做完,然后很挫败的跟他太太说这餐饭做得太失败了,不想吃就别吃了,去叫外卖。他感觉他自己已经饱了,不想吃了,然后就气愤不已且久久不能平息。

其实,L平时很喜欢做饭,他的业余身份不仅是一位高级营养师,还是手冲咖啡比赛的冠军。他对于食材的营养、新菜品的研究和创新、饮食搭配他都很有见解,而且他人缘颇好,很多朋友都把他当成学习的榜样。前些年一直是他太太在做法饭,后来,因为他喜欢创新,又融合了很多中西方的菜品,得到他太太的认可,而且他也愿意做,于是这些年他就主动承担起家里大厨的角色。那么,为什么一个如此热爱做美食、愿意分享又愿意为家人奉献、在被朋友们视为完美老公的人,会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呢?

我与L有几十年的交情,他的情况我也很了解: 从小父母离异,他跟父亲、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父亲和爷爷相继在他高中和大学时期离世,之后就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小时候,爷爷奶奶对他非常溺爱,一日三餐,奶奶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只要放学一回家,饭菜就已经摆在桌上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回到家或者一饿就有得吃,就变成了理所当然。以至于他忽视了另外的可能性:家里没有吃的或吃的没那么快做好。“饿的时候没得吃”变成了他不能接受的事情。对吃,从他饿了“需要吃”变成他饿了所以“必须吃”。“需要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而“必须吃”变成一种“应该”,如果这种“应该”没有被满足,不满的情绪就会产生。这也是他一开始提起,觉得自己在饿的时候连一口可口的饭都吃不到,所以生气的原因。然而,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由于L的父亲患糖尿病常年卧床,脾气也很暴躁,家人从来不敢轻易打开电视机,而且他也从来不敢随便请同学来家里玩。在他的印象里,家里只来过一次同学,还被奶奶给打发走了。他当时很生气也觉得很没面子。奶奶把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儿子身上,这也引起了爷爷的不满,因此家里常常会发生争吵。他与爸爸的感情不深,但是和爷爷奶奶感情亲密。由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他从小就性格胆小,而且非常听话。

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他的无助、胆怯和依赖,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听话的孩子;应该尽可能不给家里人惹麻烦;应该要照顾和孝顺家人;不应该在家里有病人的情况下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也不应该带同学来家里玩......为了让自己能够适应这个家并减少家庭矛盾,他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次要位置,屈从家人、依赖家人、并一再对他们的要求做出让步,否则,他就会有一种负罪感。他压抑了自己的主观需求,慢慢地,他的真实自我被压抑,伴随他的成长发展起来的是他的理想化自我:一个善解人意、无私、公正、善良、宽宏大量、慷慨、谦虚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不仅如此,无助、痛苦和殉难也被美化成优秀的品质。或者可以这样讲:真实的L有雄心、报复心、对胜利的需要以及私心等扩张性的心理需求,但是,他脑海里创造出来的那个完美自我对他说,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你要变成一个完美的人,所有人才会更爱你。正是由于这些盲目的“应该”的强迫性发号施令,让L不得不压抑真实自我的感受,去错误地追求理想化自我,所以对他来说,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可能的,这就导致了他的自我欺骗和他对自己不公平的自我批评。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的好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他完美自我当下的需要!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事件中:L觉得在饿的时候就应该第一时间吃到可口的饭,这点小事他“应该”能做好,然而他却搞砸了,他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每当他认为自己的理想化自我没有得到实现的时候,他就“应该”为他的“失败”负责,所以他很快就让自己受到惩罚。那些没有被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反应——焦虑绝望自我谴责自我毁灭的冲动贯穿了整个事件过程,仅仅就是因为一个内在的强迫指令——“应该”!用卡伦 . 霍尼的话说,就是他头脑中的暴政。当L一开始意识到这餐饭可能做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做了,正是焦虑的表现;接着觉得做饭是一种痛苦是绝望的表现;然后他很挫败的跟他太太说这餐饭做失败了,不想吃就别吃了,去叫外卖,正是引发了负罪感和自我谴责的表现;最后他感觉他自己已经饱了,不想吃了,是自我毁灭的冲动。这个时候,生气和恼怒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被压抑,出现肠胃不适、疲劳等症状;将其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生气越是缺少事实根据,它就越不得不夸大他遭受的不公正;陷入痛苦和自怜,会感受到极其受伤害、受虐待或者变得沮丧。现在,置身事外的我们能够如此清晰的看到:对于我们来讲完全没必要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的事情,在当事人看来却完全合乎情理,这种失衡的内在驱力影响是多么地巨大!

那么这些内在驱力是如何作用在L身上的呢?

首先,L童年的经历让儿时的他感受到他生活在一个潜藏着敌意的世界中,于是产生了孤独和绝望的感受。这种基本焦虑带给他不安全感。因为这些让他困扰的情况,他摸索着继续生活的方式和应对周围世界的方式。尽管他软弱、恐惧、他却无意识地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策略——他需要通过亲近别人的方式来得到帮助、保护和爱,让自己变成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孩子!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安全。不仅如此,他的人格中多了一部分需要支持这种策略的性格趋向。他的确做到了,他的家人亲友都会对他的听话和乖巧赞不绝口,成人之后他的人际关系也很好。但是,正是这种性格趋向,导致了他内心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冲突与矛盾。

我让L自由联想一下这件事发生后自己脑海里的画面。他说,他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爷爷奶奶给他吃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极少给他零用钱。小学的时候他很喜欢吃一块小卖部里卖的巧克力,只要5毛钱,但是他都没有,直到初中和高中都是如此。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一点点零花钱了,可是看到5毛钱的巧克力和另外一个2毛钱的小玩意儿,就开始纠结到底买哪个好,他觉得自己太穷、太寒酸了,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他到自己工作之前,初中直至大学的时期尤为明显。虽然那个时候他的朋友们都知道他的情况,出去玩也从来不让他出钱,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低人一等。

在L的成长过程中,所有原本他想要但是他的理想化自我认为他不应该要的事情,都会被视为禁忌。他觉得爷爷奶奶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不应该再跟他们要求额外的东西(例如零用钱),哪怕他自己再喜欢那件东西。他想反抗的愿望和他对爱的需要,这2个冲突,最终爱的需要胜出了,于是他抑制了他的敌意,放弃抗争,变得顺从,学会体谅和爱每一个人,并且无助的依靠那些他最畏惧的人。他对敌意的紧张情绪高度敏感,他必须尝试培养出自己令人接纳和讨人喜欢的品质,从而缓解敌意。青春期是另一个叛逆阶段,然而他因为再一次为了得到爱和保护,放弃了这个时期本该拥有的适度扩张、狂热、和雄心的驱力,甚至是在他初恋的时候,也会出于对爱的需要,压抑这些扩张的驱力,从而变成对爱人的屈从、或者他口中称之为的“爱”。这三个阶段,从我对L的了解,在他身上全部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很重视情感,因为这是他理想化形象:圣洁、博爱、深情、善解人意......的需要,只有通过这样,他才能解决他与其他人的基本冲突。这个完美的形象阻止了任何他能意识到的关于"自负"的感受,他会为这种虚假的品质感到自豪,因为这是他的全部价值。由于任何自负的痕迹都不允许在他的身上出现,因此禁忌和自我贬低开启了让他处于渺小和无助的畏缩过程,他人为地降低了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处于次要地位、变得弱小、一贫如洗和觉得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这也表现在他学生时期一直驼背的外在形象中。他只能体验到自己是被压抑、被迫害的自我。他感到自己不仅是渺小和无助的,而且是内疚的、不被需要的、不被爱的、愚蠢和无能的,它是个失败者,而且他也容易把自己和其他受压迫的人等同起来。这种把自负排除在意识之外的方法是他解决内在冲突的办法。为了那些禁忌,他不能做出任何自信的、具有攻击性的、扩张的举动。而一旦违背禁忌,他马上就会产生负罪感,继而产生自我谴责和自我蔑视。他对任何自责的反应都是恐惧,而他通常又无法意识到自责和恐惧之间的联系,他只能感受到他处于害怕或恐慌的事实。他通常意识到他倾向于责备自己并有一种负罪感,他将其视为对自己负责且诚实的表现,然而他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的更深的意义。那些强迫他的内在指令常常令他感到内疚、自卑或者自我鄙视。被这种失败感引发的自我憎恨和自我蔑视以被动的方式被外化出来:他常常会觉得别人在指责或者看不起他。如果自我蔑视首先出现的话,会引发他感受到被嘲笑的恐惧。在他的感受中,自己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引发被嘲笑的恐惧。

炒饭事件中,L理想化自我的强迫性就包含着以下感受:
应该在饿的时候吃到可口饭,却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失败的自我谴责,以及对自责的恐惧;
浪费了海鲜食材的内疚和负罪感,从而引发自我谴责和自我鄙视;
自己居然连一餐简单的海鲜炒饭都做不好的失败感,以及由失败感引发的自我憎恨和自我蔑视;
自我憎恨和自我蔑视的被动外化(感到会被太太指责、怀疑、看不起等)是释放内心紧张的方式。虽然这种被动外化减轻了焦虑,但是它却不像主动外化那样能有效消除自我指责。
通过主动外化方式来缓和矛盾——a)主动承认自己做得不好试图平息和缓解太太的指责;b)通过懊悔与自责来唤起太太的同情和安慰;c)通过强调食材(大米的湿度太高、海鲜消冻不到位等等客观原因)来恳求宽恕。这些完全是他没有意识到的自动自我保护防御措施,这是平衡自我憎恨的一种手段。在与他人的冲突中,他通常会无意识地采取这三种自我贬低的方式来缓和矛盾。他在头脑中放大了他的内疚感和无助感,强调了他的痛苦,这样他就能摆脱自我指责。
事实上,他太太在这方面从未指责过他,无论饭菜可口与否,他太太都能开开心心的把它吃完,而且还经常夸奖他,也正因如此,他会怀有更多的内疚感,这些内疚感又会引发更多的自我谴责和自我鄙视,如此恶性循环。

这些冲突弥漫在L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同事件引发出不同冲突,只是每种冲突出现的先后次序和强弱程度不同罢了。

接着,L继续自由联想说: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亲戚想看一下他的铅笔盒,他不愿意。他当时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他害怕人家看了如果喜欢的话就会把它拿走。亲戚说他很小气,他当时觉得很生气很委屈,觉得人家冤枉了他,但后来他觉得当时自己确实很小气。

所有的恐惧都源自L未解决的内在冲突。由于基本焦虑,导致L很容易因为心理平衡被扰乱而感到恐惧。他自身可能并没有清晰地觉察到这个威胁,但是他又不得不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途径感受到它,就像上面提到的,一个铅笔盒对普通的孩子而言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在物质方面极度匮乏的L来说,那是能让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同伴处于平等地位的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它能让L感受到自尊——他不会被忽视、羞辱或戏弄(对羞辱的恐惧正是来源于他受损的自尊),这也是他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的一个来源,对他来说铅笔盒已经超出了它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在某些方面平衡了他的失衡感。

所以,他惧怕这种平衡被打破,所以他才会有那样的担心,才会不想让人家看。当亲戚说他很小气时,他的本能反应很生气很委屈是正常的,这是反抗的意愿,但是马上,他的理想化自我告诉他反抗是禁忌,所以他欣然接受亲戚对他的评价,觉得当时自己确实很小气。

L意识到自己确实很容易接受一些没有依据的指责,对他来说,承认自己有罪比责备别人容易得多。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在明确的侮辱自己,他更无法意识到他侮辱自己的程度。这种自我指责自我折磨,在遇到任何困境的时候,都有可能被他用来打击自己。他有时能意识到自身的敌意,这让他感到自己像一个恶魔;他也发现他对别人有很多期待,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掠夺者;对时间和金钱的混乱无序也可能会恶化他的恐惧。焦虑感让他成为一个失衡的人。其实,他只是对自我憎恨感到无助。因为他对反抗和攻击的禁忌,对他人的指责和任何敌意都会吓到他自己,因为他如此需要别人,以至于他必须因为这个原因而避免摩擦和争执。他不仅放弃了一切和他人之间战斗的欲望,对于自己也是如此。他对自己的自我指责、自我蔑视和自我折磨等等都不做任何反抗,他接受了完美自我的暴政,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对自己已经削弱的情感,也就是说,每出现一次这种情况,他就会削弱自己的真实情感,然而越是削弱自己的真实情感,他就越容易陷入这样的矛盾困境,如此恶性循环。

这种恐惧使他疏远他人并对他人产生敌意。更重要的是,这种恐惧始终制约着他。他不敢向他人期待任何东西,他也不敢为自己定很高的目标,他无法接触那些看上去比他条件优越的人......正如L在自由联想中提到的:初中时期,有一次亲戚带他和他的表弟表妹出去玩,给他的弟弟和妹妹都买了很贵的玩具,却忽略了他,当时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他们意识到忘记给他买任何东西的时候,又带他去买,而他却只选了一个很便宜的东西;再比如他从来不敢跟长得漂亮或者家境优越的女生主动说话;他中考明明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对自己的期望不高,所以第一志愿没有填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最后去了第二志愿的学校等等。不仅如此,这种恐惧会蔓延成为对自身任何变化都会有的恐惧。比如L说,在35岁之前,每次在得知要搬家之前,他就会莫名其妙的生病,而一搬完家病情马上就好转。他也曾对这种现象颇为困惑,他认为可能是搬家产生的压力导致自己的免疫力降低所以生病。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恐惧改变,这背后隐藏着他对自己无力改变或越变越糟糕的担忧——害怕失去理想的自我形象所以抗拒自我;害怕只剩下一副空壳;对未知和陌生环境的恐惧。因为任何改变都意味着他不得不放弃当下已经获得的一些安全机制和满足感。

其实生活中L在很多方面都是成功的,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不允许自己拥有优秀的想法,因为这是不谦卑、自以为是或者自负的,这些情感是被他压抑的。即便有时候他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成就,但他仍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完全从情感上真正体验到那种满足和自豪。他的生活长久以来一直笼罩在一种失败感中,比如L在高中时期成绩颇好,老师让他当学习委员,但是没多久,他就主动辞去了学习委员的职务,他觉得自己成绩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应该由成绩更好的人来担当;他在金融方面很有天赋,但他却觉得这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比自己强;他的经济环境也不错,但他仍然感觉自己是穷人......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自由联想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L说长大以后,他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有了钱,有时候想犒劳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小时候太穷了,什么都买不起,现在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理价格,但是买回来就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乱花钱。但他对家人很大方,家人想买的东西他都会给他们买。

这点正说明,任何他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无论合理与否,都被他的理想化自我视为禁忌——他这样做是自私的、不对的。而对于给家人的付出,他之所以大方,是应为符合了他无私、博爱的“神经症需求”。但是,这些无私和博爱,也恰好反映出他期待被爱。在爱别人中,他能充分发挥理想化自我讨人喜欢的品质;在被爱中,他得到了理想化自我的确认。这使他能感受到人格上的统一感。关注、认可、感激、喜爱、同情、爱等等的价值等同于他被喜欢、被需要或被爱。除了情感支持,他还需要大量的帮助,这些帮助对他来说是特别合理的愿望,但背后却应藏着他潜意识深处不被察觉的强烈需要,这些需要或帮助等同于这样的期待:一切都要为他安排好。此时,被帮助的需要就成了要求,他对于爱、喜欢、理解、同情等的需要变成“我有权得到爱、喜欢、理解、同情,我有权要求别人为我把事做好”......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呢?因为他努力使自己讨人喜欢对人有用。他高估了自己在某些优秀品质中为别人所做的事情,他没有察觉别人可能并不喜欢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或者他也没有意识到他对别人的给予是带着附加条件的,他把自己让别人可能不舒服的一切都排除在外,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期待对方的回报。比如:他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最好就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不用费力就能找到;他想要家人把一切家事都打理好,因为他不擅长;他想要停车的时候就必须有停车位......如果这些事情没有按他的意愿发生,他就会莫名的生气。同样的道理,过去他一直喜欢跟团旅行而不是自由行,因为旅行社可以把行程中的一切都打理好,而自由行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操心。最近几年来,由于L自我的提升和改变,他也喜欢上自由行了。

此外,他还会产生一种被虐待的感受。

由于讨喜的品质是他唯一的价值。当别人对它们有任何拒绝的表现,他就会认为别人是在拒绝他这个人,他对拒绝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至于这种拒绝就意味着他的存在是无价值的。对于一个很害怕被拒绝和被遗弃的人来说,他充其量只能坚持伪装“心胸开阔”,这些虚假的品质都被赋予隐秘的自负,也成了他许多隐藏的要求,一旦那些要求没有被满足或者被别人质疑,他就会觉得别人是在虐待他,而且他可能下决心要斥责他们。但随后,他的勇气让他自己感到害怕:因为他既在为自己提要求,又在指责对方。他也害怕未来会失去对方。此时他的“应该”和自责占据上风——他不应该对任何事情感到愤怒,他应该有更多的爱和理解,一切都是他的错。他能感受到被虐待是真实感受,而背后隐藏的冲突是无意识的。

上述情况在L的感情生活中常常出现,他太太将这种情况描述为L的无理取闹。她说他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就会吹毛求疵,现在想来应该是他的某些期待的隐性要求被忽略或是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刚在一起的前几年,这种矛盾特别频繁,她好几次都想过要分手。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L先认错并表示会改,但是依旧如此。后来,她太太也曾提议有什么就说出来,这样就能避免矛盾了,但是她忽略了一点,对于L来说,提出要求意味着违反了他的禁忌,这是很难的,所以问题才一再上演。近些年来,随着L夫妇对心理学的了解,以及个人心智的成长,这种冲突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但是,只要L的内在的冲突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迟早都还会再次出现,只不过出现的频率基于外在环境对他的影响和L内在的焦虑到达了怎样的程度。

从小到大,这个理想化自我一直凌驾于L,让他不仅要面对真实自我理想化自我之间的冲突,也让他陷入自我他人之间的冲突。L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使自己的心智成长,一切看上去都比过去好很多,但是这些隐藏的强迫性驱力一直潜藏于他的内在,在某些情况下一不留神就跑出来扰乱他一下。L没有想到一个失败的炒饭事件竟然揭示出自己那么多从未意识到的内在冲突。当他仔细回味的时候,发现一切强迫机制作用的原理确实如此,而他却从来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当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解决了问题。要将它们从头脑里剔除出去,需要时间也需要毅力。自从那次分析之后,L每当某个“应该”出现时,他都会首先分析背后隐藏的驱力,然后重新找到自己应该将能量放在哪里。

在征求L的同意之后,L表示他非常愿意让我将这个小案例分享出来,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身上频繁发生的“小事”中找到困扰自己的原因。

只有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才不会放弃,才不会去观看和模仿别人的生活,而是常常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缺乏,好让谦卑的力量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自由与信心。愿你我都能解放自己、自由成长、自由去爱、真诚的去关心他人,在通往真实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