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星期四

解决情绪问题最好的办法,既不是控制也不是发泄,而是......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荣格

我们每天一睁眼,情绪就伴随着我们——昨晚做噩梦了,没睡好,心情不好;眼看就要迟到却发现出门忘记带车钥匙了,懊恼生气;今天要去见自己喜欢的人了,兴奋开心;客户的问题迫在眉睫但还没解决方案,焦虑烦躁;自己要去面试一份新的工作了,害怕担心......

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所有的情绪,都是基于对外界的事、物、人或对内在的记忆、想法和感受而来的?


如果对“我”而言,所有的事、物、人(一切)都是我认为对的,好的,舒心的,成功的......我就会开心;如果所有的事、物、人(一切)都是我认为错的,坏的,闹心的,失败的......我就会生气。


很多人就会说,谁不是这样的?这不是废话吗?


然而,所有的对与错、好与坏、成功与失败、舒心与闹心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标准给一个客观的事物安上的标签。


客观事物就是客观事物,它的存在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就比如最近广东总是暴雨连连,很多人就会抱怨,觉得暴雨连连给自己的出行造成了不便。但是,暴雨过后空气凉爽清新,不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是该生气还是开心?我们能既开心又生气吗?我们怎么评判这场雨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怎么能让天气既不影响我们的上下班,又让它变得凉爽清新呢?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吗?


既然我们无法做到,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面对客观事物本身,观察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觉知,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一场雨,仅此而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我们只看事物其中的一面,或者我们只愿意选择看其中的一面——即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那一面,我们就是在把自己逼进狭隘的死角,我们自己就是矛盾的制造者


所有那些我们脑海中长久以来形成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点击蓝色下划线字查看文章正是我们自动机械化应对事物的反应,正是这些自动机械化的反应模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很多的矛盾、麻烦和痛苦。


那些我们用来判断事物好坏对错的标准,都是我们自出生以来,通过感官感知并收集信息,然后大脑思维进行分析归类存入记忆,以便我们在日后凭借记忆做出反应的机械应对模式。所有这一切应对模式都是带有个人主观偏见和局限性的,而且人类的记忆也不那么可靠


因此,一个情绪产生了,我们要学会问自己,这个情绪究竟是什么?是愉快还是恼火,是喜悦还是愤怒?为什么愉快和喜悦?是因为我认同什么吗?又为什么恼火和愤怒?是因为我排斥什么吗?我为什么会认同或排斥呢?


我们知道,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大脑会产生一个印象、回忆、幻想或联想,大脑会集中分析和处理这些印象、回忆或联想等等,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记忆来做出三种分析结果


第一种是正向的,它的反应是认同的、吸引的,感觉愉悦的

第二种是负向的,它的反应是否定的、排斥的,感觉生气的。

第三种是中性的它的反应是没什么感觉,也就是平静的


于是,想法,或者说念头就此产生。


愉悦的感觉让我们产生喜欢的想法和情绪;生气的感觉让我们产生讨厌的想法和情绪;在平静和无感的反应下,我们没有任何想法和情绪。


继而,喜欢的想法让我们产生想要和靠近的行为;讨厌的想法让我们产生不想要和逃避的行为;没有任何想法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有任何行动。


外界刺激催生出感知——感知唤起大脑CPU的评估分析——分析得出条件反射的机械性反应——反应激起想法和情绪——想法和情绪催生出行动,这就是我们的认知行为过程。


然而,法(念头),本身其实是一个当生即灭的东西。


举个例子:还记得一周前你和别人聊起吃饭的情景吗?


别人问你吃什么?你产生一个念头说吃火锅吧,别人说大夏天的,吃火锅容易上火,不如吃点清淡的砂锅粥吧,于是你们去吃了砂锅粥。可能在你们决定去吃砂锅粥的时候,你关于火锅的念头就已经消失了。这是念头本来就该有的样子——当生即灭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念头不但没有当生即灭,反而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只有在大脑判断出中性结果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产生任何感觉,念头马上就会消失;但是,如果大脑判断出的结果是正向或负向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反应是愉悦或是生气的时候,大脑就会根据我们的念头,再次以这个念头为基础进行关联,对这个念头本身加以思考、想象或回忆。注意~!此时,我们思考、想象或回忆的,就再也不是那个事物本身了,而是因事物而起的那个念头。


试想一下,当朋友提议吃砂锅粥的时候,你觉得无所谓吃什么都行,大脑产生的是中性情绪,所以你关于吃火锅的念头就此消失了。


但是,如果朋友的提议让你产生了不喜欢的念头,你的脑袋就会开始进一步关联思考、回忆并结合想象——你可能会想:不至于吧,要按你这么想,那整个夏天火锅店不都该关门了;我上个月还吃了两三次火锅呢,也没上火啊;上次我提议吃火锅,你就说火锅容易上火,是你吃火锅容易上火好吗?不想吃就直说嘛,还非要让别人觉得你在为大家考虑......


你以为就此结束了吗?那你就太不了自己的大脑了!


一个念头可以衍生出印象、回忆、幻想和联想,而印象、回忆、幻想和联想分别又会衍生出各自的印象、回忆、幻想和联想......
它们是以几何倍数不断递增的。


于是,一个当生即灭的念头,就这样被持续延续着......除非你停止它。


当然,不只是外在的人或事物,我们内在的感受也同样会让我们产生想法或念头,所有的念头就成了现在脑海里一直喋喋不休的我们的现状。


当念头没有当生即灭,开始产生第一次关联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反应出来的就已经不是事实本身了,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在单纯、客观的思考人或事物本身,但其实不然,事实上,从第一次关联念头开始,我们就是在对那个事物产生的反应做出反应,然后不断地对反应进行反应......我们就再也没有和任何事物发生过真正的联系了。


我们就这样纠结在自己编织的幻像里,作茧自缚。


看看类似的情况是不是频繁地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1、另一半最近总是不按时下班,回家后也沉默不语(事实)——难道是有外遇了?(念头,大脑分析产生负向结果,生气的感觉)——质问,无理取闹(想法产生的行动);更严重的在后面,越想越生气(关联念头)——不知道背着我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基于被关联的念头产生的幻想、想象)——一定要弄个清楚(基于被关联的念头产生的行为)......


2、下雨天没带伞,站在街边等雨停,此时过来一位路人想借把伞给我(事实)——他会不会喜欢我?(念头,大脑分析产生正向结果,愉悦的感觉)——和他打同一把伞回家(想法产生的行动


事实上,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这一切,那些我们认同的,喜欢的,好的;不认同的,讨厌的,坏的......无论我们认同也好,喜恶也罢,我们总能根据我们的念头找到一系列的证据加以佐证,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事实。这是最大的自欺欺人。


如果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另一半多一些关怀,问问TA回家晚是因为工作忙,还是因为觉得回家压力大,是不是两人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其它一些原因,我们就能就事论事的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想当然地去寻找各种所谓的证据,去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对的,那无疑是在给自己制造灾难


如果我们只是对陌生人善意的行为表示感激,就不会胡思乱想去猜测一些结果,导致自己觉得自己自作多情,继而产生失落。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其它的结果,但那都是事态自然发展的结果,我们在此讨论的是自己的认知行为。


如果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跳出来,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看自己的认知过程,就一定会让自己大吃一惊。这种跳出来观察自己的能力,就是自我察觉自我觉知


如果没有自我察觉和自我觉知,我们就会自以为我们是在思考事实本身。而事实上,我们只不过是在自我虚构的幻像中作茧自缚、制造麻烦、编制痛苦、浪费时间。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少能意识到我们“认同”或“否定”的这一个步骤,而是直接被动地做出自动化的反应,因为这是我们已经固定和机械化的本能反应。


荣格说,“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如果回想一下,我们才能意识到,原来是因为我“认同”或者“不认同”产生了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我们的情绪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基于分别心——好坏、黑白、对错、是非等等对外界做出的无意识反应


只要我们还带着分别心看待一个客观的存在——无论是人还是事物,就会产生偏见,这是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停止思考、停止情绪的不断产生,尤其是我们不喜欢的情绪,让大脑安静下来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当然,也不是用来无故发泄的。情绪在提醒我们,是时候关照自己的内心了,看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又在渴望什么?是时候真正深入了解自己内在的需求了,是时候真正的爱自己了


情绪是我们内在深处的一种表达,我们不是不有情绪,而是需要认识它、了解它和倾听它和接纳它。


我们大部分人的心智都依旧停留在三岁左右,并未随着身体年龄的增加而成长。我们不用着急认同或者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只需要仔细地观察自己,看看我们是不是正在经历这个阶段——不开心就抱怨、发火、摔东西、哭泣、骂人、理论、推卸责任、无理取闹、狡辩、逃避......哪怕我们已经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甚至八十岁。


如果我们仍以三岁的心智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活,生活必定是艰难和痛苦的。


想象如果我们是一个三岁的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有一位和蔼、有耐心且有经验的长者告诉我们:我们已经长大了,要知道我们现在面对问题所采取的这些方式,不但统统都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告诉我们首先应该思考是什么让我们不开心,为什么会不开心;告诉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并诚实地告诉自己,我们只看到事物对自己不好的那一面,或自己不喜欢的那一面而忘记了事物原本真正的样子?


那么我相信,那个三岁的孩子,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时,绝不会再用上面的幼稚方式来应对了,因为他已经学会去面对问题、并用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事物本身的样子了。


我们要学会了解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只对反应做出机械的反应,那不是真正想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从来没有跟事物本身发生过真正的连接,又从何而来真正的反应呢?我们总是对反应做出机械化的本能反应。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客观地去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


想要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和解决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训练我们对反应的觉知,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真正为何而产生反应并没有觉知。


当念头出现时,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只是我们主观狭隘的看法,一定还有一些是我没看到的。那些是什么,现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先深呼吸平静下来,然后让自己看着这件事物,就仅仅只是看着它、观察它,不带任何评价、不带任何喜好、不带任何情感、也不带任何想象。


就像看着一颗树一样,那只是一颗树,不去想我喜不喜欢这颗树;这棵树长得茂密与否;这棵树的树干可以做成什么家具等等。就只是单纯地看着这棵树,然后,情绪就会慢慢消失,留下的,才是客观事实,它本来真正的样子。


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跟客观事物真正的产生连接,只有当我们跟它们产生真正的连接,我们才能认识它,了解它并接纳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