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

遇到偏执型人格障碍(PPD)的人该怎么办?

 


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是可以调整风帆。——亚里士多德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内在冲突,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PPD患者的治疗,以及家人与其相处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格障碍的复杂性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患神经症的人,完全可以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而人格障碍患者,也同样可发现神经症的特征。虽然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畴。

从早年即开始偏离正常人格的人格障碍通常是恒定顽固、难以改变,很可能持续一生的精神疾患,患者因人格偏离正常而缺乏自知,有明显社会适应障碍。而大多数神经症患者是在人格形成后才发展起来的,即具有病程特点,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尚可。

但人格障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几率较高。

关于PPD患者的治疗
通常,PPD患者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即使家人或周围的人难以忍受他们,明确的指出他们确实存在心理精神疾患,他们也仍然坚信是他人在苛责和背叛他们。

对于顽固不肯就医的PPD患者,有两种方法可能会有用

第一是激将法:在发生争执时,家人可以跟他说:“既然我们都觉得自己没错,那我们就找个专业人士来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一定改正。毕竟,我们都希望大家能过得更好,不是吗?”

或者采用退让法:家人可以这样说:“好吧,或许问题出在我的身上,我觉得我需要去看看医生,我想请你陪我一起去,帮帮我,好吗?......"

这两种方法最好在白天使用,如果当时对方表示愿意,就立刻去见医生。否则,一经拖延,患者就会开始犹豫并找各种理由无限期地拖下去。剩下的就交给医生去处理。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千万不要抱着患者愿意去就医就万事大吉的心态,这仅仅只是一个尝试的开始。因为患者很可能是抱着“证明”自己或”打败“他人心态去的。因此,不要指望他能在第一次或前几次,前几个月甚至前几年有任何改变。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会怀疑连医生也在试图伤害他们。

但是,作为同行的家人,通过心理辅导可以获得支持、信心、勇气和动力。这才是重点!

也有一些情况下,患者是主动寻医的。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及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患者想要通过权威来试图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困惑自己为何会受到如此的不公,想要从心理精神师那里得到答案并获得更多防御的方法。

人格障碍最好通过医生系统全面的问诊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及类似易混淆的其它相关病症,并在某些情况下结合药物治疗,且长期坚持心理治疗。

某些情况下配合药物是有必要的,药物本身虽然并不能治疗人格障碍本身,但是能减轻人格障碍中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冲动倾向以及偏执等症状。

长期规律(有时甚至是终身)的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是,在很多患者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情况下,这又成了治疗PPD的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偏执性精神病病患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病前即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点必须引起重视

关于与PPD患者的相处
在《我爱你,但我就是忍不住要伤害你(下)》一文中,我提到的与BPD患者相处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各种心理精神疾患的家属,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正常人。

首先,作为患者的家人,必须要让自己尽快向着“脱胎换骨”的“专业人士”的方向发展。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PPD患者的“自负”系统使得他们对已有的认知很难改变,除非他亲眼目睹家人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出现。这时,他才会抱着好奇心可能去尝试家人的引导。否则,我们就只能是被动地回应,或避免触及某些话题,甚至一不小心就被患者一起拉入情绪的深渊。

与此同时,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境和能量,这极其重要!

如果我们只想处理人的层面的问题和困扰,很好,那就学点心理学,然后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去求助“专业人士”。但是,要知道,我们眼中所谓的权威和专家,也只不过都是掌握了一些比普通人更多专业知识的普通人

无论是著名心理精神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还是卡伦.霍尼、弗洛姆等,抑或是我们身边所谓的一些“专-家”,站在人的层面上,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和家庭问题,尽管在外界眼中他们都是权威和专-家。

因此,就像我在“关于作者”中所述:只要还站在人的层面解决问题,那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况且每一位心理医生都可能有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需要自己的心理医生,那他们又如何能在更高的层面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

不过,一旦我们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首先连那个问题也不存在了,甚至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问题,也无需费力去处理任何问题。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的心境心境转变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转变。

心理精神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人就患有严重的神经症,且他本人对神经症的治愈持悲观态度。

但我则更倾向于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社会心理学先驱卡伦.霍尼的态度和观点——虽然患者在行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上都异常于正常人,他们在剧烈的竞争中充满焦虑并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防御机制。但是,只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将那些积极的力量放在建设性的方向上,就有机会看到希望。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陆续有提到,由于母亲病情的复杂,可能在她这一生当中都无法痊愈。但是,只要她自身有想要变得更好的意愿,我就会永远对她抱着不失望、不放弃的态度,用爱和耐心帮助她。

尽管她没有去看过一次精神科医生,没有吃过一粒精神类药物,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但这种历练却让我们双方都获得了更好的成长。

在开始帮助母亲的最初几年,她的焦虑和惊恐症会随时爆发,疑病症也非常严重,而且她不相信医院的所有检查结果,所有医生都告诉她身体上只是一些小问题,不用担心,但她会认为是医生不负责任。我几乎每天都要用1-2小时的时间帮她舒缓焦虑的情绪。

记得有一次,我的智齿痛了好几天,于是决定去医院拔掉它,手机调了静音放在包里。正巧就在那天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当我临近中午从医院出来时,看到手机有几十个未接来电,和几十条语音留言。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好像被人欺负和抛弃的孩子,带着哭腔抱怨和斥责我,显得失控、彷徨、无助......这种情况我经历了好几年。

而现在,她的焦虑周期延长到十天半个月左右,情况也不会非常严重,只是当遇到某些事情,她认为自己处理不好的时候,才会主动打来听听我的分析和意见,我通常会先问她的想法,从她的描述中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跟她对比两种或多种思路的不同效果,让她自己来理解、感受和选择应对的方式。通常十分钟左右她的焦虑就缓解了,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聊生活和其它的内容。大部分时候,我们完全和正常人一样,聊各种各样的话题,分享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多与患者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借此可以观察他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找到切入点引导他,这样会事半功倍。

爱是最好的治愈剂!但大多数时候,虽然我们能够在头脑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却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有爱有耐心?这是可以学来的吗?不全是!爱的形式可以学,但是爱的情感是无法透过学习得到的。

爱是内在情感能量的涌动,是滋养生命的源泉。当一个源泉枯竭的时候,它又能拿什么来滋养生命呢?!想要真正达到能量值500 的慈爱——即“爱”他人,首先要让自己的能量值达到350,即先要做到对自己的仁慈、接纳、宽恕和超越,否则,我们所做的一切自认为是“爱”的行为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和无用功。

所以我个人认为鸡汤“有毒”,爱喝心灵鸡汤的人大都会因“虚不受补”而“慢性中毒”。为什么?因为鸡汤治标不治本,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内在发生转变时,他只能一边安慰或催眠自己一边抑制和抵抗情绪。最终,被抑制的情绪都会变成内伤(心理),再由内显现至外(生理)。

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是鼓励大家去寻找自己的信-仰的。因为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我们与宇宙的高能量连接,这不但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和恐惧,还能帮助我们增加正念、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与爱,后者便是我们与宇宙连接的通道。当然,这个必须是在没有“偏离”的前提下。

什么是”偏离“呢?我个人觉得: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才有用,那个没用;你要信这个,你不要信那个”,甚至发起排他性的抵制、攻击或谩骂诸如此类的,就是偏离了。

相信无论佛、上帝还是宇宙,无论有形还是无形,最终都揭示着造物主的本质——无我、仁爱、空性、光、无限、自性、合一、智慧......宇宙万有包容一切,无好无坏,无对无错......所有若带着分别心的,就是偏离。

一旦偏离,就会像现在很多盲目的信-徒一样。看似或在规律地做礼拜、或吃斋念佛、或供养布施......但除了这些教条的形式-主义,问他为什么信,他答不出来;问他信佛和上帝的什么,他也不知道。

对自己所信的东西(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一无所知,盲目相信,就变成了迷-信!这不是佛或上帝的问题,这是人的问题。

或许他们认为能够从中积累功德福德,但是,他们不知道,最大的功德是空性,否则,执着于积累功德,又变成了另一种执着。

真正的信-仰,不是正在读几本经书或教义,不是标榜自己是**信-徒,不是烧高香磕长头,不是捐了多少功德,不是吃斋念佛......至少,不全是

真正的信-仰,是观察自己在所信中学到了什么,放下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还需要修正什么......是看自己的心境有没有提升,性格有没有转变,接人待物有没有更好,处理生活中的事物是否更有智慧......

不要一门心思放在形式上,出家的人未必朴素、清明,在家的人也未必铺张、无明。

迷-信的结果,就会变成某种形式的依赖、贪恋和交易,更多的是害怕、恐惧和罪恶。所有种种对自己的所信不了解的无知行为,非但不会让自己心想事成,反而会因无知遭至灾难。

因此,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接近、了解、学习和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一切,我们便能逐渐地接近智慧和真理。

丢开那些教条和形式-主义,只要是能帮助我们在静默中观察自己就好。因为只有在静默中,我们才能感知到某种我们已经丢失已久的觉知,带着这份觉知 ,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一个知道了自己本质的生命,无论他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都能顺遂地在这个世界前行。

第二,我们要给予和鼓励患者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慢慢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能力,这需要很长时间。

人总是喜欢竭尽全力去避免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执念和分别心

这种执念不仅会让我们离生命的本质、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而且也剥夺了患者的成长机会。

不经历痛苦就不会有成长的契机。我们必须学会适度放手,但同时又给予他们关爱。这就是平衡,这就是爱,这就是道,这就是宇宙法则这需要智慧,而智慧的提升离不开能量的提升。

第三,家人无需过于悲观或自责。因为这些消极情绪对于患者没有任何帮助,与其把能量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不如从现在开始让自己行动起来,开始学习和改变自己,从而正面影响和帮助患者。

第四,在平时生活中,与患者的交流要保持非常坦率的态度,否则就会引发对方的强迫性怀疑

也就是说,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辞,在表达观点时,最好在一开始说明:“我的这番话并没有针对你或否定你的意思,而是希望和你一起探讨”,或“我是这样想的,可能和你的不一致,但是你可以作为参考,或者你也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类的话。总之,就是秉着不触发他们的敌意的原则

当他们的内在冲突减弱,防御机制弱化时,人格障碍也会随之向好的方向转变。

虽然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经过是漫长的,但是,如果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趋向成熟或应激减少时,偏执的特征也会逐步有所缓和。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被改编为电影——《A Beautiful Mind 美丽心灵》,并获得了四项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

也许很多朋友已经看过这部电影,故事原型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约翰·纳什。他不仅仅是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数学家。

在约翰·纳什读研时,发明了博弈论,这篇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他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的困扰,这无疑对他向着更高理想的迈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他分别幻想出“三位朋友”——他的室友,一名特工,和小女孩玛西。而这三个角色事实上都是他分裂出的“自己”。

他曾两次入院,但是药物使得这位出众的天才变成”行尸走肉“。当他符合了”理智和正常“的标准时,却丧失了对数字的敏感和灵感,这对一位科学家是生不如死的打击。他情愿放弃理智。他曾在笔记本上写道:“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Rational thoughts impose a limit on a person’s relation to the cosmos.) ”

第二次出院后,纳什拒绝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并最终被自己的意志力战胜了精神分裂。最终,纳什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在颁奖典礼上,他这样讲到:

“我一直相信数字,在方程和逻辑学中,它都指向一切的缘由,但经过终生的求索,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决定了缘由?我的追求带着我遍历了实体世界,形而上学、幻觉,又回到原点。而我有了生涯中最重要发现,生命中最重要发现,那就是只有在爱的神秘方程中,才能找到合乎逻辑的缘由,今晚我能站在这里全是因为你(妻子艾丽西亚),你是我在这里的缘由,你是我所有一切的缘由。”

纳什用一生证明了人类无限的可能性,那时他虽然他已白发苍苍,那三个幻想的人依然以最初的模样存在着,但他接纳了他们的存在。因此,他逐渐回归了正常。

真正的生活,就是放下所有的挣扎,与现实握手言和。

希望这部电影,能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思考、启发和信心。

人生路上所有一切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助力。我们在路上摔倒,但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重新站起来。

我们都希望世界是正常的,他人是正常的,可是“正常”的界限很模糊,很笼统,我们所有人一直都是在正常与非正常之间转换(无论身体、思想、情感......)。不用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正常,正常人也会随时遇到问题。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时,他就是正常的。

我一直都很欣赏具有怀疑精神的人,但前提是要对一切产生怀疑,“一切”包括所有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以及我们自己的思想和念头。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就成了偏执和迷-信。

当对一切产生怀疑时,我更喜欢以科学的态度去求证。因为求证的过程就是行动、了解、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唯有在此过程中,我们才能了悟。

不要相信我所说的,书本上说的,专-家说的,宗-教说的,媒-体说的,任何你看到和听到的......秉持着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和求证,
(但这并不是说如果科学还没能验证的,就不存在或不合理,科学目前只能求证宇宙极小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宇宙不存在)这种经验的过程本身,就是智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