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自性是永恒清净、永恒觉醒、永恒解脱自在。像天鹅的羽毛或荷叶一般,
外来的水珠无法濡湿它。——斯瓦米.韦达
九月份我们用大半个月的时间从广东绕广西一圈自驾回来,十一开始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很多朋友都说很羡慕我们能错峰出行,不用忍受高速路上的拥堵,不用在各个景点看人从众,不用花比平时高出几倍的价格订房间......如果二十年前我依然选择继续做教育工作,那今天的我也许只能在节假日才能出行;如果二十年前我放不下比当地一些退休干部还高的薪资,也许就没有我今天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我们没有选择,而是我们究竟选择要什么?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问自己的一个问题。选择了之后就不要后悔,就一定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对自己人生的担当。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其利弊,我们不能这边拿着稳定的薪资,那边羡慕着别人的自由;或者一边自由自在地游历,一边羡慕着有稳定高薪的人。要稳定还是要自由,都是一种选择,无所谓好坏。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去追求自由,因为选择自由不仅要付出比稳定更多的代价,而且要有承担一切后果的勇气。这正是大多数人所畏惧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那个所谓的“稳定”,真的稳定吗?如果认清了本质,你依然选择所谓的“稳定”,那很好。可如果你只是为了追求稳定而选择稳定,那痛苦必然会伴随着你。所以常常让大多数人痛苦的“奔波忙碌迷茫”,只是关乎一个选择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本是学校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但是大部分老师都更重视学生的成绩;这本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思考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家长自己都还处于奔波忙碌迷茫状态中;这本是我们自己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越早思考,越早找到答案,越早找到自己的使命,但大部分人直至年迈也从未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会出现什么都想要的想法,于是佛教中五毒心的第一毒“贪”念就此产生。试想一个从早到晚为生计和生活奔波,忙工作、忙升职、忙应酬、忙孩子、忙地位、忙享乐,忙名誉的心怎能还会有精力去思考?被各种传统、信念、诱惑、利益所绑架的心哪还有空间去思考?头脑永远不是在追求感观享乐,就是在追求感官享乐的路上。在这种永无止境的追赶中,除了偶尔欲望得到的满足感,和绝大部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痛苦、焦灼,以及由这些感受产生的担心、恐惧、不安、茫然、羡嫉、烦闷、愤恼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真正的喜悦和满足。可是,我们追求的不就是那永恒的喜悦和满足感吗?那到头来,我们究竟在忙什么?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首先回到自己的“家”——那个不受打搅的内在心灵空间,安静自处、毋须言语,好好休息。我们的头脑太累了,以至于我们对其安静时的状态毫无印象。我们虽然知道自己需要安静,却找不到这样的地方,或者我们虽能独处,却依然机械性地滑着手机、翻着社交媒体、看着影片,任由声光及纷乱的念头持续轰炸,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隔天醒来倍感疲劳却任由这种情形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也有人说他一个人生活,或者独自去旅行,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很孤单。但其实他并不孤单。因为即使他没有说话的对象,但头脑及感官依旧活跃。他并未意识到,他从未孤单过,因为有一个异常活跃的头脑陪伴着他,他不会孤单。只有回归内在,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中,才会感觉到放松、轻松、安全、安静、明亮、喜悦、幸福、满足。这不是那个少则几十万,多则成百上千万所谓的红砖绿瓦、或钢筋水泥的“房子”所能带来的体验。
有些人,因机缘开始每天“回家”,有些人,也许终其一生,都从未回过真正的“家”,因此,他的一生可能都在奔波忙碌迷茫中度过。让纷乱繁杂的心绪在沉淀之后,露出本自清明的真相,做到“自在”,需要静默。静默就是让我们安静下来。帮助我们建造一个得以充分休息的“家”,毋须大兴土木,只需要静下来,也许是在回家的路上、车上、地铁上、办公室、候机厅、公园、学校、医院、客厅、林间、山顶、溪边......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保持脊柱直立坐好,闭上眼睛,想像自己被包裹在一个暖色的泡泡中,与外界隔离。在这里,用心感受这个空间所带来的安全、安静和放松,将注意力回到呼吸,让脑海中川流不息的念头和画面经过眼前,又逐渐淡出,不去抓取,也不跳进心念之河,随时将自己带回呼吸。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像看一部无声电影一样,只看画面的播放,不评判,不带情绪,只是看。或许,把“我意识到......”换成“意识觉知到......”更有助于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我。慢慢地,意识觉知到,眼前这一切正如电影屏幕和电影画面的关系一样,无论画面多么凄美、多么不堪、多么恐怖或多么美好,屏幕依旧是那个屏幕,它丝毫不受画面的影响;再慢慢地,意识觉知到,原来,屏幕和画面本自一体,屏幕即是画面,画面即是屏幕。镜中的那个躯体,只是古老灵.魂暂住的一处居所,借由它来体验人间的工具;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在家庭、团体、社会中的身份,只是扮演的不同人格;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一直通过五感、经验、传统等累积记忆;所有这一切就像电影画面一样,不断地变化着,这些都不是“我”本来的样子,而真正的“我”一直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即画面)不断地误以为这就是”我“,“我”坚信自己的人格特征,于是,被受限的“我”处处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造成各种痛苦和烦恼。然而,一旦觉知到”我“既是人间体验者,又是观察者时,合一(空性、无限)自然显现。圣雄甘地每周都会有一天作为“静默日”。大部分瑜伽修行者都会定期静默。我也逐渐开始将每个月的新月日作为自己的静默日,24小时静默。在这一天当中,不外出,不社交,不开车,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交谈,不上网,不玩游戏,不看书,仅做自我观察,写感悟。但我不鼓励教条。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向这个方向来做。哪怕像之前所述,每天只有十分钟、三十分钟,一小时静默,坚持一年、五年、十年......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强大能量。通常在静默日前,我会提前告知家人和朋友尽量不在这一天社交和交流,也不会安排咨询,但是紧急邮件或突发事件依然会处理。比如快递到了,我会在快递派送之前先发一个短信给快递小哥,告知他我不便接听电话,将快递放在某处就好。必要的工作也会以文字形式沟通。但我会尽可能做到越少打扰越好。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创造一些困难,就是在消业。当然,同时也能增加智慧。从瑜伽角度来说,体会瑜伽体式带来的感受,同样也是在消业,因为那是脱离舒适区的感受,是不舒服的感受,试想一个人总是处于舒适区,连处事能力都受限和退化了,更不用说生慧了。在24小时的静默中,意识会更加敏锐地觉知到洗手、打扫、走路、呼吸、吃东西、喝水、入眠......渐渐地,这种觉知会更警醒、更强大。不只是在静默中,这种觉知会被带到生活和工作中,也更容易将身体、头脑和意识区分开来。☆ 节约身体能量,并将其引导以提高意识
☆ 对起心动念的觉知更加敏锐
☆ 认识到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如何阻碍自己成长
☆ 更好地了解身体、思想和情感
☆ 发现真实自我和真实性
☆ 体验内心的寂静、自由和放松
☆ 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事物建立深深的联系
☆ 减轻社会化的负担和纷扰
☆ 丢掉厚重的人格面具,回归本我
☆ 使我们更加珍惜身体、言语
☆ 珍惜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
☆ 让说出来的话充满力量
☆ 深度冥想体验
无论生活还是修行,把它们统统都当成一个游戏,尽情投入地去玩就会发现非常有趣。慢慢地,意识就会觉知原来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谁说修行一定是苦行僧似的?按照一个生命本该有的样子生活就是修行。无需刻意去遵守任何规定,因为当我们成为一个完完整整鲜活的生命时,它自然就会以最高的准则存在,它遵循着宇宙的最高法则,其它的准则自然也会遵循;谁说修行必须是纯素食主义者?过去化缘的僧侣给什么吃什么,而在过去粮食是稀缺物,很多时候化缘化到的就是肉;谁说宗.教信仰这个就比那个好?佛.教就比基.督好,基.督就比真.主管用?谁说修行一定要遵守这个,摒弃那个?......这种分别心首先就已经脱离了修行的本质,脱离了爱的本质;谁又说一定要有宗.教信仰才能修行?谁说不能做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修行者?!是否信仰宗.教,信仰哪个宗.教,这些都靠机缘,但所有宗.教都在讲爱,讲无我,讲谦卑,讲空性,讲合一,即使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只要相信宇宙的存在和力量,只要向着宇宙的规律靠近,就是修行。修行不是作秀,不是束缚,不是给自己套上另外一种身份,一个框架。修行是打破所有的框架、认知和束缚,回归空性,但空性不空,它是“合一”,是“一”,是“无限”。当一个人从婴儿时代成长到成年时期,他的灵性是在不断退化的。我们小时候可能曾经被长辈夸过“你看,这个孩子多有灵性!”或者,我们也可能曾对某个孩子说过“这孩子真有灵性啊!”之类的话。但我们却很少对成年人有如此的感慨,因为随着人的成长,随着人在环境中的被同化、被塑造,随着人性的增加,灵性随之退化。修行就是找回和提升那份灵性。语言是局限的,它能表达感受,但却永远无法完全如实地表达出真正的感受。真正的感受只能被感受,无法被言说。
因此,人们总会为一个局限的语言找更多的解释和阐释。但其实,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无需言语,学会保持沉默,至少与自己的朋友、家人、恋人、孩子、路人、同行的旅者、树木、花草、自然、阳光,河流、月亮适当地保持沉默。不继续说话,说话时停一停。只是坐着,看着,听着,感受彼此的同在。很快便会感受到一种新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方式——爱的交流。我们从小被教导学说话,却从未有人教导我们在静默中体验永恒。这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空寂中充满了我们从未听过的音乐;空寂中充满了安全、喜悦和满足。这空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中,只有向内看时,才能找到它。一颗浮躁的、程序化的、被塑造的心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它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让自己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只有静中才能生慧,学习爱上静默。沉思,在静默中给予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跳出死循环,我们才能看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那个“Cashflow现金流游戏”中不断在老鼠赛跑轨道中重蹈覆辙的那只小老鼠。之后,我们便会知道,跳出老鼠赛跑的轨道,是终结死循环的第一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