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星期三

我们常常美曰其名的“爱”,不过是一种依赖


——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by《乌合之众》

前不久,我和先生去探望了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忘年交。老两口差不多八十岁,为了养老,已经来到沿海城市居住了十几年。由于身体原因,过去还能一年回一两趟老家的老两口,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回去身体也已经不适应那边的气候了。二老的儿女都在老家扎了根,所以一年最多也只能过去陪他们一两次。


去探望二老的时候,正好碰到他们的女儿也在,于是大家就在一起闲聊。聊着聊着,二老就说起身后事来了。两位老人家的思想开明,希望自己在百年归老之后将自己海葬或树葬。

我和先生对此都比较赞同,因为这也是我们将来希望采用的方式,既经济又环保。然而,他们的女儿却一点儿也接受不了,坚持一定要用传统的方式,她认为必须”要留下些东西“,这样才觉得爸妈还在自己身边。

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们只能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最终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家人共同商议。只是他们的女儿在私下里找机会悄悄地跟我们说,要我们以后千万不要再跟二老讨论海葬和树葬的方式了,这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为什么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会如此害怕父母离开自己呢?为什么即使当她不得不接受自己终有一天会失去父母时,依然要找一种方式,让自己“感觉到”父母还在身边呢?

无论是八九岁的孩子,还是六七十岁的“孩子”,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死亡的认知,要么是被过度渲染的恐怖,要么是脱离真实的空白。因为从来没有人,认认真真地跟我们严肃、认真、有爱的谈谈“死亡”,这毕竟是我们完整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大多数人都选择舍弃这个部分避而不谈。

因此,导致在我们大多数人认知当中,死亡是不吉利的,死亡代表生命的终结,是需要忌讳的。

这是一个很偏激的认知。的确,死亡是一个人生理机能的停止,但也仅限于身体层面的消亡,它并不等同于生命的终结。

假如我们把人的身体比作一片树叶,它经历了发芽和生长的过程,当有一天,这片叶子从树上掉落下来,它就会经由空气,水分,温度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干枯、腐烂,最后成为这片滋养万物生长的土地的一部分来继续滋养这棵树,这棵树通过根部吸收的营养长得更加结实,来年又开始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能说这片叶子死了吗?当然不能,它只是由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树叶的形态变成了另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形态,它用另一种方式展现着自己的生命,仅此而已。

因此,我们看待一个人、一个生命,要全方位、多维度的看待他。一个生命,我们能看到的仅仅只是他以我们肉眼可见状态而存在的那一小部分,更多的时候,它的存在是我们无法用肉眼感知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所以它不存在。

一切生命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生与死永无止境的循环,它的目的,是让生命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成长。比如,这一刻,我们身体中就有大量的细胞在死去,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命,这些细胞的消亡正是为了我们肉眼能看得到的这个身体更好而进化的必要过程。

因此,生命是无限的循环往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身体的消亡并不代表生命的结束。这才是对生命完整性的理解。

其实,“死亡”一词,只不过是人类发明出来的一个定义而已,从本质上讲,它只不过由一个阶段转换到另一个阶段的过度,它是一个具有变化性的动词,而非一个定义性的名词。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才显示出人生这个阶段的可贵。死亡是人生的顾问,当我们视死亡为人生顾问时,我们才不会逃避生命,也不会再逃避人生课题,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这个生命并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逃避思考死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思考生命的意义。当一个人开始为了对抗死亡而努力时,他其实就已经身处死亡之中了。

很多人之所以会对死亡充满恐惧,对亲人的离世充满悲伤,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多“爱”那个人,而是因为他自己还不够完整。

我深知一旦说出这番话会遭到多少攻击,但事实就是事实。人类都喜欢听好听的谎言,但因为谎言说得太多最终连自己都信以为真的时候,就变成了自欺欺人。好听的谎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深陷痛苦,因此,必须有人说出事实和真相。

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现在正好处于亲人离开或离世的阶段,请不要心生怒火,在内心斥责:“你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你简直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其实就在不久前,我也刚刚失去一位亲人,而且这些年也陆陆续续有亲人和朋友离我而去,我也曾经历过自己“深爱着”的那个人离开自己的时刻。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必经的经历,不是吗?

然而,如果我们真正爱一个人,就会把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投入到与对方的和谐相处当中,尽情享受和对方在一起的每个时刻;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对方之上,一旦对方做了任何自己不喜欢的事,就心生怨气和愤怒;当我们真正爱一个的时候,绝不会想办法打压、指责和对付对方或者报复对方......

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那个人还在我们身边,或者还在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做过上述的事情,如果有,我们能说自己有多爱他吗?当他在我们身边时,我们把过多的精力和能量浪费在了不该浪费的地方;当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却在该释然和放手的时候执迷不悟。

一个人不能放手和执迷不悟,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爱对方,而是因为对方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把对方视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现在,这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离我们而去,因此我们觉得自己不完整了,身上好像有一块大窟窿,永远也填不满,我们适应不了这种缺失,我们接受不了这种不完整,所以,我们产生了恐惧和悲伤。

悲伤是因为人们认同别人是自己的一部分,认同别人一旦离开自己就不完整,但生命如此完美和美妙,人们却一再忽视它、没有真正去体验它,人们只是活在自己的头脑里,所以,他们有一万个理由去悲伤。

为了填满这些窟窿,有些人会用酒精、药物、睡眠、性、工作、权力、金钱、娱乐、幻想等等各种强迫性的方式或形式主义来麻痹自己。是的,这些方法会在短时间内让他暂时好过,但是“疗效”一过,他会发现那个窟窿变得更大更难填满,空虚感会更加强烈,以至于他对正常生活望尘莫及。于是,他会一边自怨自艾,一边怨天尤人。

我与很多人探讨过“离开”的话题,也得到一些貌似“统一”的答案,其中一个就是,就算对方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有多么不好(酗酒、花心、家暴、懒惰等等),只要那个人一旦离开或离去,很多人就会觉得那个人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怀念的地方的,能想到的反而全是对方的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总是把自己和对方认同于那个身体之上!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那么无论对方做什么,都会有一些事情是我们自身头脑感觉不喜欢或不认可的,离得近了会反感,离得远了又觉得不爱自己,于是我们感到不适、有时候甚至连对方的呼吸都会心生厌恶,因为这一切都是处于身体层面出发(包括头脑和行为)。

然而,现在对方的身体不在这里了,它无法做出任何与我们喜好相悖的事情,因此我们就感觉不到对方在和我们作对,做我们认为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会觉得对方也挺好的。这时候出现的,更多的是爱与感慨。

如果我们能理解生命的完整维度,我们就不会浪费一分一秒,我们就会自觉的全然投入当下,参与当下,尽情享受当下,不断扩大生命的维度,迎接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命力,这,就是生命的全部,这样的生命,才是完整的生命。

因此,令人们感到恐惧和悲伤的,并不仅仅是因为某人的离开或离世,任何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缺口的事情,都会造成他们恐惧和悲伤。

人们在用这种方式,努力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不完整的,然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完整的!我们的骨骼一块也没少,五官、手指一个都没缺,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为什么会感觉到不完整呢?

因为我们缺少“独立”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着对方!

其实,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人们生活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然而,代价却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已经匮乏到几乎已被那个躯体所替代的地步。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在美化自我身上的一些品质。然而,自从有人类起,人与人之所以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一些崇高的东西,而是因为“需要”。我们必须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执笔至此,我忽然想到我刚写完上一篇文章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先生是我所有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每当我写完一篇文章后,他都会第一时间阅读,并且常常还能发现一些不经意打错的字。

那天他在阅读我的文章,写完文章的我打算放松休息一下,于是就靠在他身上。他说:“我正在集中注意力看文章呢,你这样又打断了我的注意力。”我随口就说了一句:“那不是因为爱你嘛。”话音还未落,我就已经立刻反应到自己的话有问题。先生也意识到了,于是我两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先生说:“你看,刚刚你还在文章中写到爱与依赖的区别,但现实生活中一不留神就将二者的概念偷换了。”

的确,我想靠在先生身上的那一刻并不是因为我爱他,而是因为我工作完了,想依赖他,想让他关心一下我,我的动机是想让先生满足我的想法和愿望。

于是,我和先生拟定了一个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游戏小规则,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们就会对对方说:“我想依赖你,所以我想在你身上靠一下”,而不是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想在你身上靠一下......”这个方法很管用,它会让我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明晰爱与依赖的区别,也会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源自何处。

分享这件小事,是想告诉大家,即便是了解和懂得心理学的人,有时也会犯错,但是他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问题更具有警觉性,因此不会给问题留下任何有机可乘的机会。

生活的本质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事实上它更接近于赤裸裸的丑陋。但是人们为了使其看上去美一点,往往愿意在它上面加上一点美妙的东西来渲染一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就好像一杯苦涩的酒,人们为了使其看上去更美,喝上去口感更好,加一些蜂蜜或点缀一些水果、薄荷叶,再加给冰块,于是就成了既好看又好喝的鸡尾酒,但那终究也只是一杯酒而已,我们不能因为尝试着美化它而使其变成另一种东西。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更是人生中最大的自我欺骗谎言之一

真正热爱生活的,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而不是活在自己编织的虚假美丽幻想中的人。

全然接受生命的一切——好、坏、生、死、病、痛、快乐、痛苦、团聚、分离......只有全然接受这一切,才是全然接受了生命。只有全然接受生命,生命之流才会带我们去到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顺遂。

当我们抱着生命是随机的,不可控的心态时,才能不去理会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在每一次“参与”当中。而越是能尽情地“参与”生命、“享受”生命,生命才能更完整、更丰富、更有意义。生命终结于每个当下。若尽情参与生命,它就是完整的,就是幸福的。当我们能够像一朵花、一棵树一样尽情绽放自己的生命力的时候,爱便会开始自然流动。

否则,我们就只能是“依赖着”,而这种依赖,却是我们口口声声所说的“真爱”。

真爱就像我们手上落着的一只独特而珍贵的蝴蝶,你注视着,内心充满了惊叹、感慨、欣喜与爱,我们如此珍惜它、珍爱它,我们全心全意地、小心翼翼地对待它,深怕会伤到它、失去它;而依赖就像小朋友手中经常拿的那种塑料蝴蝶,他们拿着它奔跑,把它扔向天空,任由它狠狠地摔在地上也没关系。

假蝴蝶很方便,可以拿来哄孩子开心,不需要的时候则把它放在一边,经济又实用;真蝴蝶就不同了,反而会带给我们很多麻烦和限制,但它是有生命的。

所以,依赖非常实用,它能带给人便利,但是这种关系里没有生命。因此,靠依赖维生的人看似活着,也看似快乐,但危险在于,一旦失去了自己所依赖的事物,他就会随之”失去生命“,这里的失去生命是指,他无法绽放自己真正的生命力,他的内在是空的,他是不完整的,因此,他失去了生命,他只是一个躯体。

真爱不仅不实用,而且又脆弱又麻烦,甚至还面临失去的可能,但这种关系当中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我们投入生命,这便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依赖,焦虑就会随之而来,焦虑一旦随之而来,恐惧也就接踵而来,一旦恐惧也来了,疯狂就是迟早的事情。

一位朋友曾跟我说过关于他孩子的事情:孩子明明每天放学后6点应该到家的,但那天他就是没在六点回来,于是焦虑产生了,到七点了,还是没回来,恐惧随之而来,八点还没回来,疯狂代替了他所有的理智,于是见到孩子的那一刻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对孩子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这位朋友,他不是在八点才开始变得疯狂的,他之前就是疯狂的,只是因为没有什么外界的事情刺激到他,因此他的疯狂一直隐藏着,直到当某事刺激到他时,他的疯狂就开始暴露。

我们很多人在自己还小的时候,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被训斥、我们委屈、我们恐惧、我们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感觉越来越远。

亲密关系也是如此,对方明明说加班到九点的,都十点了还没回来——焦虑;十一点了,还是没回来,去鬼混了?发生意外了?——恐惧;十二点还没回来——疯狂夺命call,或成百上千的留言就开始了,如果此时对方回来了,就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发脾气、找茬、争吵......

我们常常“美其名曰”的“爱”,只不过是一种依赖。一个人,一旦踏上依赖这条路,疯狂离她只是几步之遥,没有任何遁逃的机会。

“难道我不应该去关怀一个人吗?”曾经有人这样问。“你确定这是对另一个人的关怀吗?”我回答。

正常的关怀会在自己担心时首先想到对方——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必须尊重他,信赖他能够处理好他的一切,会在见到他的时候先询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如山洪般爆发。

一个人从焦虑开始直至最后冷漠和疯狂的那一刻,只是因为他依赖着对方。他把自己与对方变成了共生状态,那是他唯一的生存方式。否则,如果他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他也不会变得疯狂了。

他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存在。他尝试着从对方身上榨取生命来使自己继续生存,那不是爱的本质。

一个人,如果他自己的内在是完整的,无论他在何时何地,无论他遇到任何状况,他都会平静如水,因为他不再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不需要从任何人或任何事上得到任何东西——爱,安全感,认同......是如此地完整,他的存在不依赖任何事或任何人。

基于人类身体上的劣势,人类在生存上一直互相依赖着,否则就无法生存。但是,我们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的。只有觉知了这个道理,对于任何进入我们生活当中的人而言,关系才会真正变得美妙,因为那才是基于爱的关系。

否则,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无法避免——他做了这件事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开心,他做了另一件事是我不喜欢的,所以我无法接受......

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是人们与依赖共存,而不是与爱共存。

这种所谓的爱,会衍生出你因为依赖或认同着某样东西,为了保护它,你愿意毁灭整个世界。这样的双方,只不过是基于对彼此的基本需求而相互依赖,他们只不过是绝望的人。

如果对方因为一些原因选择离开,假如我们还做不到祝福,那至少也要学会感恩,感恩对方曾带给自己的每一刻,因为没有他,我们就无法参与其中,体会不到那些酸甜苦辣咸的生活体验;若孩子独立了,要离开,我们也要为他感到开心,因为他曾扩大了我们的小集体,他在这个小集体中的参与为这个集体带来了无限欢乐,我们要祝福他的生活充满无限乐趣;如果亲人因意外离开了,我们也要告诉自己,这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他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段旅程,他向着生命更好的方向前行了,而我们也要更加珍惜当下。

唯有淡然的看待生命,深刻的体验生命,我们才能不惧怕、不悲伤,才能不受执念的奴役,优雅而从容地生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