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了逃避痛苦,选择了谎言,为了谎言而扭曲了心灵 斯科特.派克
在我们普遍的理解中,自卑大概是一种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非常欠缺,不如别人,想要和别人一样好,但是感觉又很难。如果你也在某方面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恭喜你!你尚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之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生而为人,从一出生就面临着很多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我们的身体弱小,柔软,不堪一击,甚至不如有些动物——它们出生没多久就能走、能飞、能跑、能跳,它们有着保护自己的羽毛、爪牙、特殊的生存技能或厚重的皮毛。
然而人类,仅仅为了生存这一件事,就必须用很多年才能发展出身体机能方面的能力——走路、跑步、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温暖舒适的环境、躲避猎食者和狩猎等等。
也就是说,人类从未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过100%的掌控权和安全感。因此,人类觉得需要更加进步和完善,而驱使人类进步的这种内在机制,正是人类意识到的这种自我的渺小、能力的匮乏以及不堪一击的自卑感。
正是在这种先天自带的自卑感的促使下,人类才有了追求进步和优越的原动力,于是才有了今天如此舒适生活的我们。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其他动物能飞能跑同时又有特殊的捕食本领和厚重皮毛的保护,在意识到并接受了人类自身的这个不足之下,他们发明了捕猎工具,甚至提升了捕猎战术,他们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克服了那个自卑感;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光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人根本无法存活下来,因此,他们在意识到并接受了人类这点自身的不足之后,开始分工合作;
正是因为人类意识到无法像鸟儿那样飞翔,所以才有了滑翔机、飞机、甚至是现在的翼服飞行;
正是人类意识到人不可能像马儿那样既能携带很多东西又能跑得那么快,于是才发明了汽车......
这一切,都源于人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愿意承认它、正视它,并想办法克服它。通过相互的学习与合作弥补它,于是人类才有了今天的进步。一个人,无法独自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人类必须依赖人类相互之间协作的力量,才能生存得更好,这是人类恒久不变的生存定律。
然而,还有一些常见的情况,我们往往不认为它们是自卑的表现,比如:
一个日常行为表现得极其高傲的人,他想传达的信息是:“我必须显示出我的个性,这样才能显示出我的重要性,否则别人就会看不起我。”
一个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好为人师的人,想要传达他无所不晓,比别人强的信息;
一个开着醒目颜色的改装车,从闹市区轰鸣急速驶过的年轻人,他想传达的信息与夸张的穿金戴银的人一样简单而可怜——他们都在乞求路人或他人承认他的存在......
虽然自卑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例子也数不胜数,但是它们都具备同一种特性,那就是追求虚假的优越感。
这些人,他们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是自卑的,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优越。
然而,他们那些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小把戏却常常在行为中暴露无疑,而他们却对此信以为真,并试图用其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他们在行为中,往往对自己的自卑做出一种争取优越感的补偿行为,但这些行为没有一个是在真正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将自身所有的能量都用于追求并不存在的虚假的东西,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
问题依然存在,只要问题一天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真正的解决,自卑感就会一如既往的存在。他们每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最后都会慢慢堆积起来,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自卑感也只会越来越严重。
因为没有任何问题是毫不费力就可以解决的!
长此以往生活在这种心理假面下的人,就是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这不同于普通人身上的自卑感。有自卑情结的人,或迟或早,都会与心理或精神问题不期而遇。
因为这些人,他们始终都在将自己从人类的背景下脱离出来,一再地从各个方面强调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价值,在他们的思维方式里,他们似乎是可以脱离整个世界而独自生存的。然而,这样的自我孤立,正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因为没有人,可以脱离世界和人类独自生存,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一个单独的个体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早在我们童年时期,就已经奠定了自身心灵统一的基础,并建立起了身体与心灵的联系。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自己遗传得来的能力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感悟加以消化、理解、调整,以此来获得应对世界的方式。
然而,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生命目标都是从黑暗中摸索出来的,这些所谓的“生存经验”都是依靠他们所经历的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感受,依靠着抓住的点滴的暗示和拼凑出来的解释而得出的,可以说有限而狭隘。与此同时,他们也同样靠着摸索和猜测找到自己的优越目标。
在此阶段,如果父母或监护人本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没有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走向极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凌驾于问题之上。
比如,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若父母对其中一个孩子比较偏爱,那另一个就很可能会通过各种办法试图将父母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身上,他可能会通过闯祸,也可能会表现得比受宠的孩子更懂事,或者其他任何他能想到的方式来达成目的,但无论如何,他的目标就是要赢得父母的关注,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和可以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的人。
一旦这样的孩子将此确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他今后所有的行为都将指向如何赢得别人的关注,偏离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在成年后,他们很可能会表现得和正常人一样都在忙于获得充实感,但实际上,他们早已放弃了改善自身处境的努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虚假的努力。
他们的内心自卑而脆弱,但他们却并不知道,只有通过学习和锻炼,才能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他们只是通过创造出一些能令自己感觉到优秀或强大的情境,让自己感觉起来很优秀、很强大。
他们从幼年初期开始就失去了这种信心和勇气,他们不知道、他们身边也没有人引导他们知道,跨越人生障碍是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的,于是,他们就只能凭借四五岁之前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来处理问题。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应付不了职场问题的男人,很可能常常在家里大发雷霆;无法处理好自己生活的母亲,很可能对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
每当问题出现时,他们总是无法恰当的适应和应对,但他们却坚信一定有办法解决,而这个办法就是——凌驾于问题之上。
他们不再试图去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说服或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这个办法看似聪明,好像也能暂时缓解自卑,但是,它终究是一种自我欺骗。
他们的目的,更在乎让自己“不要失败”,而不是“如何成功”。一旦出于这个目的,他们所有的行为都会与之相匹配,直接受影响的,就是他们的人生、家庭和孩子。
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已经习惯于总是把力气花费在毫无意义的目标上,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在某种程度上,愤怒、哭泣、逃避责任、辩解,也恰恰是自卑的表现方式。在下期的内容中,我将和大家分享有关愤怒与自卑的文章。
在我们每个正常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自卑感,但是,如果我们能拿出克服自卑感的勇气,就会正视我们自身的不足,就会通过努力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来改变现状。这是唯一的、最直接有效的,且效果良好的去除自卑的方式。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曾说,“我们对生命意义的勾勒、对目标的追求、我们的形式风格以及情感倾向,在六岁之前,就已形成,这就是我们的个性。这些在日后可能会被改变,但前提是,必须能够摆脱童年时形成的错误观点的桎梏。否则,我们终其一生,都只能活在自欺欺人的谎言里。
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健康。
否则,我们就只能是一个生活在虚幻世界里的虚假勇士,我们只能欺骗自己说战胜了问题的”影子“就等于是战胜了问题本身,我们感到自己彷佛林立于“世界之巅”,但却饱受着心灵之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