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星期二

家暴受害者,为何不选择离开?

 

——如果有一个方法,既能让你合理化自己的暴行,

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你会怎样做?——不断重复它!


“家”,本应是我们身心的避风港;是给我们温暖与安全的庇护所。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地拥有一个温暖、有爱和安全的家。今天,我们将接着上一期的内容,继续探讨有关家庭暴力的话题。

早在2013年,WHO就有一组关于家庭暴力的统计数据——全球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曾经或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约四分之一年龄介于15-24岁的女性,在25岁时就已经遭受过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行为。
当我们身边(尤其是那些比较亲近的朋友、亲戚或家人)遭受家暴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斩钉截铁地让她们一定要离开施虐者。但同时,我们也为她们无法立刻做出离开或分手的决定而产生愤慨;很不理解为何不离开施虐者;尤其是每次哭诉完之后,她们又会主动给对方找一个能够被原谅的理由。最后,连我们都不愿再去当的“垃圾桶”了,心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不着自己什么事。”
其实,在那些看似”懦弱“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常人无法了解的根源。
要了解这个根源,我们必须追溯施虐者到底玩了什么“小心思”,使得受虐者宁愿在周而复始的家庭暴力循环模式中忍受,也无法下决心离开、甚至离不开或不想/不愿离开施虐者。
这一切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美. 心理学家雷诺尔•沃克Lenore Walker 在1979年深入采访了大量婚姻暴力受害者,并于同年出版了《被虐待的女性》。书中提到暴力循环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紧张期——爆发期——蜜月期。


阶段一:紧张期
顾名思义,这个阶段积聚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紧张和压力。
最初,施虐者并非一言不合就“动手”。因为他很明白,没有人会被无缘无故地打完之后还会迎个笑脸回来继续当沙包。所以,通常他们都会先从“精神虐待”开始,经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试探和践踏对方的底线,和长期的摸索与经验总结,“得寸进尺”。这个时期通常是他们酝酿已久的准备期,为之后的“身体虐待”做铺垫。
这个阶段,通常由压力和争执两个条件构成。
比如,两个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不合或情感冲突这些冲突导致双方情绪和关系上的紧张和压力;更多的时候,施虐者会因为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变得非常不耐烦甚至显得暴躁。
由于施虐者不知道该如何健康地抒发自己的情绪,而内心的烦躁会使他感到事情正在失控。于是,处于焦灼之下的他,必然会将所有矛头都指向受虐者——你为什么不长点眼色?你为什么要不停地给我找麻烦?你为什么不关心我、不理解我?你为什么总要刺激我?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得不到你的一点点感激?......
大部分时候,当受虐者感受到对方失控的情绪时,首先想到的是避免再次刺激施虐者,避免发生正面冲突,从而采取安抚回避的迂回措施;她们也可能会采取讨好(例如:赞同施虐者的想法)的方式。
在此阶段,受虐方为了使施虐方冷静下来,主动选择接受对方的”情绪问题“。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方更进一步生气和发火。她们总是简单地认为事情可以一“忍”了之,也总会不自觉地首先反省自己,即使对方是无理取闹和莫名其妙地发火,他们也总会先启动最常见的“否认”心理防御机制试图将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合理化这一做法,也正等同于“认同对方暴力的借口”。在忍气吞声承受暴力的同时,沮丧、焦虑、无助感便会在受虐者的内心滋生
此时,双方都正处于压力期,施虐者尚未考虑使用身体暴力。但受虐者并未意识到,“否认”心理无法避免第二阶段的暴力现象,它只一个暂缓的手段。
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终会爆发。当正面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时,施虐者就会从精神虐待转向身体虐待或其他虐待方式。因为施虐者必须要找到一个能让对方闭嘴或顺从的方式。

阶段二:爆发期
由于之前已经做了很久的铺垫,所以在进入爆发期时,施虐者已经完全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因此,他会“教训“受虐者,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受虐者”听话“。
促使严重暴力的导火索通常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都找不到原因。事实上,导火索的原因大都与受虐者的言语或行为无关,而是因施虐者的外在压力和心理因素所导致,因此受虐者会感到极大的困惑、恐惧和无助。
通常经历第一次的受虐者,都首先会感到头脑袋一片空白,他们自己无法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直到这一切过去之后,她们回想起来才会觉得后怕、恐惧、愤怒和无助事件之后,受虐者通常会做出很多不同的反应,例如,找最亲近的朋友哭诉、也可能会跟施虐者理论。

阶段三:蜜月期
令很多人都较为困扰的一个问题:既然身边有这样一个“恶魔”,那些受虐者为何不与他们分手或直接离开他们?
这就要引出第三个阶段——“蜜月期”了。
当施虐者随心所欲地将自己内心所有压力都宣泄完之后,他们的情绪自然会再度趋于平稳状态。此时的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受虐者,于是会产生内疚、不安甚至害怕受虐者离开自己;或恐惧受虐者会将自己的丑事外扬等等,因此他们会用种种方式为自己的暴行开脱:
比如忏悔示好请求原谅——“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这样对你”;“我当时喝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不看僧面看佛面,想想咱们的孩子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我根本不想这样对你,我就是一时失控了”;“求你不要离开我,没有你我也不活了”;“我向你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我不是故意的,我怎么舍得伤害你,要不你也打我”;或者直接自己打自己来博取施虐者的同情与原谅......
当受虐者发现,眼前这个刚才还是一个恶魔的人,竟然变得比在正常情况下对自己都更好、更体贴,像回到蜜月期一样时,自然会心软并原谅他们。大部分施虐者也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为了补偿施虐者,会做出一些讨好她们的行为——比平时更勤力、更爱做家务、对受虐者言听计从......
从情感上来讲,大部分受虐者对施虐者是有感情基础的。所以,她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施虐者改过自新了,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于是选择原谅他们。“谁还没点缺点呢?” “算了,毕竟他那么诚恳地道歉了”;“TA也不是故意的”;“我当时也有不对的地方”;“爱一个人不就是要包容TA的一切吗”......是他们此时的心理潜台词。
然而,暴力并不会因此结束!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所有的施虐者在最初都的确是带有一丝丝的愧疚感。但久而久之,当他们每次都因故技重施而得到受虐者的原谅时,他自然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试问:如果有一个方法,既能让你合理化自己的暴行,又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你会怎样做?——不断重复它!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最初,施虐者可能还需要做一些铺垫,也还需等到压力极大时才采取宣泄措施,但等到暴力成为一种习惯时,他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地施虐,而且不再需要任何理由,紧张期(压力与争执阶段)可以直接跳过,想什么时候施虐就什么时候施虐。到最后,他们则会认为反正受虐者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所以连蜜月期也省了。剩下的,就只剩暴力环节了。
更何况,我们已经了解到暴力方式的多样性大部分时候,施虐者都会同时对受虐者实施多种虐待。
比如,很容易受精神虐待+身体\性. 虐待+经济虐待的家庭主妇,她们无法离开施虐者的最大原因在于,她们不相信自己离开施虐者后还能生存,她们甚至觉得比起冒那么大风险去过那些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日子,至少目前这种循环的确定性会给她带来某种“安全感”,她们在无形当中变成了施虐者的依附品也有人觉得自己无处可逃;还有人对施虐者的威胁感到害怕,因为怕伤及自己的父母或孩子;还有一部分受虐者,会担心“家丑外扬”,们害怕被父母或亲友看笑话,担心被人说闲话,她们对自己的经历感到羞耻;被长期“煤气灯效应”的受虐者,分不清究竟是谁的错,也往往会将错揽上身,因为施虐者总会说:“如果不是你做错了,我怎么可能会如此生气”等等;她们也会对自己离开可能给施虐者“造成的伤害”产生内疚和不安,即使她没有做错任何事......以爱之名的控制和禁锢,是施虐者最擅长的手段!
我们会发现,在整个暴力循环模式中,施虐者一直保持着主动权和控制权,他们对受虐者的虐待和控制方式,就像塞利格曼和迈尔的实验中的狗一样,无论它们做什么,都会被电击中。
在家庭暴力和虐待中,施虐者就一直在实施一系列的“电击”使受虐者适应这种虐待,让她们知道她们无法控制这种情况并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能为力。
这种“习得性无助”导致受虐者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可能逃离施虐者的控制。她们也会因此缺乏离开的动机或为逃离而做出努力。
暴力循环模式三个阶段的心理动力有助于我们了解:受虐者为何会产生罪恶及羞耻感、如何掉进习得性无助感、以及们无法离开的原因。
隐忍并不能终止家庭暴力,它只会越发助长这种恶行。每一位对家暴忍气吞声的受虐者,都是在间接助长这种恶行!因此,要停止、预防家庭暴力,应从深刻认识暴力循环开始。
虽然在本期中,我们是以婚姻关系中的女性受虐者为例,但我仍想强调:家暴施虐者并不一定仅仅是看似强大的男性。家庭暴力,也并不仅存于亲密关系中。那些更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亲子关系、手足关系、孩子对老人的虐待,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家暴心理援助咨询:
WeChat:z201098065
E-mial:[email protecte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