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7日星期三

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害怕、恐惧、担心、焦虑彻底远离我们

 

文章首发公众号:心的碎碎念(ID:xdsuisuinian)

我们接着上一期话题。

想要让我们自己的头脑安静下来,就意味着我们要从源头切断所有的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回忆、幻想和联想,只有切断了这些源头,我们才会在没有认同与不认同,喜欢与不喜欢中见到事物真正的样子。

冥想(静心、打坐...)的过程,其实就是放慢和拆解我们本能的对事物的认知与反应过程。

我们对自我意识始终保持觉知的过程,就是冥想,因此,这一定是建立在极其专注的情况之下的。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剥卷心菜一样,只有从最外面一层一层地慢慢向里剥开,内在真实的才清晰可见。

那么,在我们认知行为的过程中,最外面的一层是什么呢?当然就是“行为”了。

受到外界的刺激——大脑产生了评估——做出反应——跟着做出行动。然而,如果我们不行动呢?

举个栗子:比如很多刚刚接触冥想的朋友最大的难题就是“坐不住”,还没坐几分钟就感觉腿疼、腿麻、腰困、肩累、脖子酸。

当我们身体上一有不适,心理就马上产生排斥不舒服不喜欢的感激,本能反应就是动一动让自己舒服点。这个过程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观察到行动的因,大脑便本能自动地执行果。然而这个看似无缝连接的逻辑,却并非是严丝合缝的,在它们中间是有空隙。这个自动反应逻辑只是根据我们的所累积的个人认知,在运作下变成记忆和经验,再由记忆搭建成神经突触产生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腿麻了”的反应不做出挪动身体的行动呢?如果我们有意识观察这个过程,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哪个认知行为的阶段,我们只需要试着一直注视和观察这个过程就好。

当有人在我们午休时吵闹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得火冒三丈,痛骂对方一顿;当有熊孩子撞到我们,把整个雪糕都蹭到我们身上,接着头也不回地就跑掉时候,我们也不一定非得出言不逊;当有人深夜在社交媒体上“放毒”,我们隔着屏幕都咽口水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得要去搜刮一点吃的出来或者直接点外卖;当我们习惯性一无聊就想喝酒、吸烟、刷手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试着用另一些对自己身心灵有益的方式来替换那些旧有的习惯模式......

当产生这种觉知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再向内更深层的进行探索——剥离反应”模式。

比如,腿疼、腿麻、腰困、肩累、脖子酸就是反应,但是,如果我们尝试着观察这个感觉、仔细体会这种感觉、接纳这种感觉,并试着享受这种感觉,慢慢地,就会感到它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这是因为这个反应被阻断了。

瑜伽体式练习中,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

当我们去探索身体极限时,总会卡在一个地方,没关系,我们就停在那个地方,然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深长而均匀的呼吸上,试着去观察我们的身体——伴随着呼吸,去感受这种拉伸带来的疼痛产生了哪些变化,去感受身体紧张或放松时的状态,试着慢慢地放松身体紧张的部位,试着想象这个部位正在得到滋养,并慢慢变得通畅和柔软,正在变得轻松并得到修复。

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疼痛感降低了,身体的极限也将得以扩展。

我们能感觉到的,就是我们放松了、舒服了、疼痛降低甚至消失了、大脑思维敏捷了、注意力更集中了、欲望降低了、那些令我们“上瘾”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再产生诱惑了......

这个过程,就是大脑重塑的过程。大脑在神经元网络中包含数万亿个大脑神经突触,突触是神经回路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作为神经元交流的桥梁,突触随时随地都在工作,处理接收和整合外部刺激,以及存储和检索信息。

当大脑神经突触重新搭建神经回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脑神经重塑之后,神经递质会相对平衡,这就会降低各种心理、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因此,大脑重塑对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我们继续向内剥离就剩下“大脑评估”和“刺激”这两个步骤了。这两个步骤是生命演化过程中人类基因记忆中自带的系统,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冥想降低我们对“自我中心”的感知。

只要大脑神经元连接结构被重塑我们熟悉的认知行为模式——我们的本能应对反应模式就会跟着被重塑。反应模式一旦被重塑,一切就都改变了。

如果在出现反应之后,我们不采取习惯性的行动,而只是观察我们是如何做出这个反应的,然后我们对反应也不做出反应,只是去观察它、理解它和接纳它,看看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我们能一直认真的坚持体验这个过程,就会逐渐发展出对自我的觉察和自我觉知。

这就好像我们的眼前有一部电视机正在播放影视剧。

“我”是看电视的人——即观察者,无论电视情结是喜剧还是悲剧,无论剧情有多纠结或有多美好,其实那些剧情只不过是一帧的画面连起来的,随着每一帧画面的切换,之前的画面都随之消失。

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剧中的人物,不要带入自己的感情和情绪,我们只是观察那些画面出现,然后消失。

无论大脑有多乱,眼前浮现出任何情景,有任何感受和想法,都只是静静地看着它浮现,接着消失;再出现,再看着它浮现,再消失......

只有在自由的心智下——不好不坏、不悲不喜、不对不错中,我们才能发展出自我觉察和自我觉知

即使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已经习惯性的产生了反应和行动,那也没关系,在不断地练习之后,我们也依然能很快的觉察和意识到它,然后会去重新去观察这个过程,意识到念头、反应和行动是从何而来的。

通过这样慢慢的练习,我们就不会再沉沉溺于想法之中,永无止境地在想法中纠缠。

这是我们灵性成长的起点,我们所有的害怕、恐惧、担心、焦虑统统来自于我们的念头。

一旦我们能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看清楚,原来外在的一切问题都不可能用原本的旧有模式解决——因为即使我们不断调整策略,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马上会接踵而来,我们永远无法完美的解决外界所有的问题。

因此,我们只能向内寻找答案——这也是唯一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因为意识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者是主体,被观察者是客体,它们互为一体。“我”即是主题观察者,同时也是客体——那个问题。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要彻底了解真正的“我”。

要保持客观地去觉知问题,而不是陷入外在的问题之中无法自拔。大多数人都在这个误区中度过一生,因此痛苦也伴随他们一生。

我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解决问题,我们只能通过回归“我”——这个观察者的意识,单纯地去觉知我正在觉察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时,一切才能彻底改变。

只有在更稳定的情绪下,我们才能成为更平和的自己,才能做出更有益于自己的决定,才能与他人、与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下,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由,那是真正的、完整的、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逃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去参与生命。

——独处很好,与朋友在一起也很开心;单身很好,有伴侣也很不错;能够奔跑很好;不能奔跑坐着轮椅也可以追风;能看见这个世界很好,看不见这个世界倾听它们也很美......

只有在那时,所有的害怕、恐惧、担心、焦虑......才会远离我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