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星期日

既不愿“欠别人”,也不愿“别人离自己太近”,是另一种缺爱的表现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

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

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彭沙尔



今天,我们来继续上一期的话题,本期我们来看看另一种对爱的回避心理——“疏离型依恋”,也叫“回避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即使自己没有亲密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有着严格的情感界限,既不愿意“欠别人的”,也不愿意“别人离自己太近”,他们相信,没有什么是自给自足不了的。因此,他们对情感的需求较低,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别人依赖自己。


这种回避情感的心理,同样也源自童年创伤


一方面,从小被忽略或者缺爱的人,是极度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如果在青春期他们童年遗留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他们想爱却不敢、不会爱;他们用自己从小探索出的不成熟的“经验”去理解爱,所以总是在情感关系甚至人际关系中搞砸;屡战屡败的经验非但没有教会他们思考应该如何去爱,反而使他们对爱心生戒心,加剧了他们与人建立更近一步的亲近的障碍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他们对情感的标准和界限很容易改变,只要有人对他们稍存善意,他们就会认为对方特别好,但是,只要对方做出一点点令他感到不满或疑惑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种态度会让他人感到莫名其妙,望而生畏。


也正是他人对他这种望而生畏的疏远态度和行为,让他们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没有人是诚实可靠的,没有人是可以信赖的。因此,他们总是为了不让自己在情感中受到伤害而采取非常警惕的状态。


他们一边刻意地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另一方面,他们又心生自怜,觉得没有人真心对他好;甚至心生嫉妒和怨恨。于是,他们觉得自给自足更安全,更靠谱,更不容易受到伤害。


他们带着爱的匮乏感,对“情感”感到矛盾和无助。有时候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云淡风轻,但他们的内心却一直都被莫名的无助、纠结与痛苦所折磨。但又不知道这些感受从何而来。


在他人眼中表现得很正常的他们,事实上,内心已经千疮百孔,脆弱不堪。任何在他人眼中看上去正常的举动或言语,对他们来讲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攻击自己的武器。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早已埋下了“自己是不被爱和不配爱”种子;早已埋下了“就算得到爱也是不会长久的”的种子。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所有的爱都是需要交换而来的,所以他们才会把过度的自我牺牲和付出认为是爱的表现,在人生初期爱的关系中过度付出,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换取他人的爱。


因此,他们总是在情感关系中一边用自己所理解的“爱”的方式用力的去爱,一边表现出控制欲、翻旧账、吹毛求疵、嫉妒、打压或贬低别人......所有这些,都是毫无安全感以及低自尊和低自我价值感的代名词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始终刻着“我不够好”这几个大大的字,无论他们平时怎么说怎么做,他们的潜意识里都深信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因此,当他们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敏感和多疑,同时也会采取或强势进攻、或谦逊防守的方式,来获得掌控权和安全感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断证明爱自己的人——这个人必须想方设法地填补他对爱的匮乏感;必须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必须做很多事情来证明是爱他的;必须常常被他的付出所感动;必须要对他无止境的包容;必要时,牺牲对方的尊严也在所不惜......


他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使自己处于掌控的位置——对方表现得平淡,他们会怀疑对方不够爱自己;对方态度友好,他们又会觉得无事献殷勤;对方性格好不计较,他认为对方在伪装;对方忍不住发了火,他们会认为这种人没风度;对方比他们强,他们会嫉妒;对方不如他,他又会嫌弃挖苦......因为这样会令他们感到安全和满足。


结果就是,他们一方面拼命自我付出,想要换取到爱,另一方面又因为害怕失去爱而不自觉地产生控制欲,最后只能让对方倍感压力、窒息和痛苦。


他们试图用一种自己认为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在年幼时摸索发展出来的这种处事方式,非但不能更好的保护到自己,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心理矛盾。


荣格曾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这样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来对抗这个世界的体系。”


每个人都有一个面具,如果他能发展出最能表达内在真实自我的面具时,他便能很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反之,如果他在无意识中发展出对抗自己真实内在需求的面具时,灾难便随之而来。


对于“爱无能”者而言,他们的面具往往表现冷漠、尖锐、包裹着厚厚的壳。他们会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都经历过什么,我受到的伤害太多了。”的确,他们在一次次的用力爱,一次次的受伤,一次次的丧失与人好好相处的能力和信心之后,拖着精疲力尽、伤痕累累的身心,便会发誓再也不相信爱了,因为没有人值得他们付出真心。


一旦发展出这种冷漠、缺乏社会和人际关系情感的麻木状态,他们就会沉浸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而这种僵化的封闭状态又转而影响着他们与周围的人的沟通和联系,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明明不想让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却又一次次不由自主、无意识地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自己不明白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于是把一切错都归因于外界和他人身上。这是他们的心魔。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从小被伤害、被忽略、被辜负的过往体验早已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创造出“我是不被爱”的信念,这些信念又在他们无意识深处变成了应对人生和世界的基准,这些无意识决定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并准确无误地指向他们“我是一个不被爱的人”的信念。于是,他们便自己创造出了与之相匹配的现实生活。


然而,并不是现实生活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创造了现实生活。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个事实。人类从无到有的一切,都是先有了信念,然后信念使之成为了现实。


他们可能会愤怒地反驳说,“我怎么可能会不希望自己好?!”但事实上,正是如此!他们一再地凭借信念打击和伤害自己。


他们害怕被否定、被离弃,被拒绝和被边缘化,这一切都像是在否定他整个人的价值和“不被爱”的理由。“没有人真正喜欢我”成为了他给自己的诅咒。


他们只是想急于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在这里,他们内心那个可怜的、无助的、等待爱和关注的小孩清晰可见!


所以他们学会了以冰冷、苛刻的面具示人,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面具之下。过度付出和自我牺牲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压抑真实的自我感受和需要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破除诅咒。


但恰恰相反,他们选了一条错误的方法。面具始终是面具,不敢以真实的面目示人,是因为他们仍然是那个逃避真实自我的人,因为是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够好,潜意识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控制着他们,“想跟别人说出自己的感受?想袒露自己的真心?你是想让别人更讨厌你吗?”


这样做的结果,有时候看上去似乎是管用的。但是,那些靠近和喜欢他们的人,也仅仅是喜欢他们当时面具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事与冀盼有落差,最终,对方大都会以离开而收场。


你看,我们常常以为是自己的理智在掌控着情感,其实,是不为人知的潜意识在决定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如果不通过心理分析深挖出潜意识的秘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自己为何在感情中频频受挫。


我们爱一个人,爱的是那个人本身,同样,别人爱我们,也是希望爱我们真实的样子。一个人真实的样子,有好有坏,有优雅有邋遢,有开心有愤怒,有脆弱有强大,有愤怒有平和......真正爱我们的人,会渴望我们真实的感受。


然而,如果因为害怕和恐惧不敢卸下自己伪装的面具,我们也将一直活在对方有一天可能会离开自己的担忧中无法自拔


因此,真正能破除诅咒的,是真实的自我,而不是那些虚假的面具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爱”,更不是某个人,而是我们因缺爱导致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的矛盾心理


真正的爱,首先需要自己拥有爱的能力,首先需要让自己成为那个能够爱和懂得爱的人爱是真诚、平等和信赖;爱是了解、承担和勇气。


一个对爱极其匮乏的人,是不可能爱别人的,因为他连自己都不爱。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想给乞丐一元钱,结果我们自己的口袋连一元钱都没有,又怎能给到乞丐呢?假设我们想做慈善事业,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还无法独善其身,又怎能兼善天下呢?


如果我们可以勇敢地承担起成长的责任,卸下面具,以真实的自己示人,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愁的所有情感,就总会有人喜欢我们真实的样子,因为那个人就是因为我们真实的自我而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我们就能明白他人和我们一样,都有脆弱与坚强、懦弱与勇敢的一面,我们就不会只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求他人必须来迎合我们自己的喜好;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信赖他人,就会给彼此之间留下适当的空间,让彼此的心灵得以滋养;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只有自己的心智成长才是改善关系的关键,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成长课题,我们就能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活在害怕被他人伤害和被抛弃的黑暗中......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懂得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了,不仅如此,我们还会从爱中得以治愈。


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情感和家庭情感而独自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那些认为自己可以完全做到的人,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无路可退的死角,他们依偎在这个黑暗的角落里,告诉自己,这样是最安全的,这样不会被人伤害。但内心那个空洞漆黑的漩涡,是永远不可能填满的坑。


这种心理,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看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于是赶紧跑到衣柜里藏起来,告诉自己这样是最安全的。但是,他不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只在衣柜里生活。要想回归正常,他必须勇敢地打开衣柜门,必须勇敢地从衣柜中走出来,去面对那些可怕的场景,必须接受现实,必须学习如何去克服这些恐惧,然后跨越这些恐惧变得坚强和强大。这才是生活中和人生中,每一个人都该有的样子。


我们有赖于人际和社会而生存,因为只有融入这种关系之中,我们才能体现出作为“人”的价值,而人,也一直在寻求“价值”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诚然,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我们与父母早期的依恋模式。我们总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而我们的原生家庭又总和社会的大背景脱不了干系,我们都在无意识中吸收一些东西,又在无意识中将这些东西潜移默化地复制给下一代。


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童年已经是一个不复存在的过去了,我们又何必将那些虚无的记忆片段紧紧抓住不放呢?


生命不是一个宿命的定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此刻创造下一刻的自己,命运的改写完全基于此刻我们思想和行为


生命已经给了我们无数次选择和改写命运的机会,只是我们不知道,也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去觉知它们的存在。


现在,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年纪,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让生命更好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依然逃避成长的责任,那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一切后果。


“爱无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接受深层的心理分析治疗。缺爱的人,永远无法感知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美好的一面,因为爱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