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

童年缺爱的人,长大后很容易“爱无能”

 


不愿爱,不想爱,不去爱。看似理智的态度下,
有一种创伤正不动声息地潜伏在心灵的软肋上。


一个人如果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无法学会“爱”的课题,那么,他这一生的情感经历都将是坎坷的。这些情感包括但不仅限于爱情。可以说,只要是与人相关的情感,都会受到影响和阻碍。


童年缺爱、被忽略的孩子,往往主要来自这些家庭:



父母为了生存而奔波,他们自顾不暇,也不懂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父母因为感情不合而经常爆发家庭战争,孩子成为双方争夺的筹码或者被认为是拖累;



多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对某个孩子特别偏爱;



重男轻女的家庭。


通常,经历过这些童年的不幸的孩子,他们通常首先会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办法,每个孩子都会因为天生业力的遗传以及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会采取闯祸的手段;有的的孩子用自己的软弱来博得父母的关注;有的则会当一个听话的、懂事的好孩子;有的则选择争当最优秀的那个人。

有一个案例中的男士,就采取了后两种生存策略。这位男士的原生家庭虽然完整,但他从小并没有得到太多过父母的关注和爱,他的父母究竟因为什么没有付出作为父母该付出的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在缺乏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身上一定有着诸多不被爱不会爱的影子。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从小学到大学,他的父母没有为他的学业操过什么心,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父母才觉得他很自觉,更不需要在他身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了。

但儿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是父母对他放心和信任的表现,他对父母本能的爱的需求使他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他依然认为是因为自己仍然不够好,于是他要求自己必须更好,甚至要变得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

他在无意识中摸索着自己的生存经验,并发展出与自己想法相匹配的人格——卓越和完美主义。这种完美主义贯穿于他的性格和行为之中——他的谦逊,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但无论他们采取哪种策略,伴随着的,是他们内心自卑自怜情结的默默滋生

这些品质难道不好吗?当然不是!可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展出的这些品质,那就意味着这些品质并不纯粹,这些所谓的“优秀品质”里,压抑着他本身个性中的某些部分——例如愤怒、不满、要求......但他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只向着理想中的自己迈进,于是他的真实自我被抑制了。

一个带着虚假的完美面具的人,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分不清哪些究竟是自己真实的内在需求,哪些又是为了满足理想化的自我而发展出的需要。渐渐地,理想化的虚假自我会取代真实的自我,使其步入神经症人格等心里或精神疾患之列。 

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一定是有全方位的需求的,他有酸甜苦辣咸的生活,也有喜怒哀乐愁的情感。

而这位男士,永远在他人(同学、同事、上司、家人、朋友、亲密关系...)面前表现出来的是所有的优秀品质,但他却很纳闷,如此优秀的自己,为何身边的人都一个个远离他。他觉得没人理解他,没人能懂他。

在处理亲密关系矛盾时,他表现出的态度也是温文尔雅的讲道理。我们知道,任何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都是有喜怒哀乐的,但他却永远表现出理性的分析。

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痛苦,他从不和对方吵架,只温文尔雅的讲道理或或冷处理,他永远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完美的面具之下,试图不让自己在真实的世界里留下一丝瑕疵

尼采曾写道,“完全不谈自己的人,是一种甚为高尚的虚伪。”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另一半,从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我们会是什么感觉?我们会觉得他不真实,他隐藏着什么,他不信任我们,甚至不爱我们......而一个不肯卸下面具,放下防备的人,又怎能成为我们的爱人?

一个家庭中最怕有一个善于“讲道理”的人,家是一个讲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爱,是基于平等以及无条件的信任之上的显然,带着面具的人不可能遵守平等的原则,他连在最亲近的人面前都不肯卸下防备的面具,因此,也就更谈不上信任了。

事实上,他不是不愿卸下防备的面具,而是害怕和胆怯他在性格的发展中一直压抑真实的自我,并发展出既想依恋他人又害怕依恋他人的矛盾心理,这是一种回避型的心理,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称之为“恐惧型依恋”。

这类人在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时会产生不安,他们内心极其渴望被关注和被爱,但又很难完全信任或依赖他人,一旦有爱的小火苗出现,他们就会马上采取闪躲的态度来逃避。这位男士就属于这种类型。

他一方面表现得柔软而温和,渴望爱却不敢爱另一方面坚实的面具之自我保护的高墙,拒人于千里之外

他温文尔雅的性格总是会让很多同事或朋友与他亲近,但是,一旦关系更近一步,他就会立刻竖起盾牌,刻意保持距离;他对每个人都很友好,却仅仅只是维持着人际关系中的“假性亲密关系”;

在爱情中更是如此!他对待爱情始终非常理性;他对另一半的关心像是领导对下属的关心;他觉得两人的矛盾太多,一个人也能很好;他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但没有得到对方相同的回报;他始终希望保持现状就好;一旦他感觉到关系中有任何“不完美”的存在,他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这段关系无法长久,因此他会一退再退,甚至率先提出分手。

一旦分手,他不仅不会认为自己没有争取过,反而一语成谶,心里默想“我就知道这段关系一定长久不了,幸好我没有投入太多。”

他既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又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应;既想开始一段感情,又怕开始这段感情;会对别人有好感,却没有行动的能力;一段感情还没开始,就想到各种各样可能导致分手的可能;觉得既然无论如何都是分手,还不如不要开始;无法确定对方的想法,所以有所保留,不敢把自己的真心完全交给对方,更不敢向对方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

忽冷忽热、患得患失、琢磨不定的表现,就是他内心矛盾的全部体现,明明很不安,但却总表现得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去处理和维持一段关系,一想到“关系”二字就头痛,于是马上选择逃避。遇到喜欢的人,不敢向前迈出任何一小步,他怕自己失败,怕自己受伤,于是永远保持理性状态,告诉自己,不让自己承受分手的痛苦或失败的结局,就必须牺牲那些所谓的甜蜜与美好,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迷失自我,做一个幻想者或旁观者也挺好。

他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这也令他非常难以融入大大小小的集体。

一个无法融入集体的人,是永远无法只通过自己来体现出自我价值的;一个没有自我价值感的人,首先就会因为没有存在感而感到焦虑,焦虑又导致他对人的疏远,以及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与任何人都难以交心。

“我怕我主动,对方会拒绝;我怕痴心错付,得不到相同的回报;我怕对方觉得我完美,嫌弃我离我而去......他所有想法的主语都是大大的“”!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所有儿时被忽略的孩子和被溺爱的孩子一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缺乏爱的孩子凡事都以“我”为出发点,他不知道甚至不相信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洽就体现在父母双方的合作当中。但是,他由于原生家庭的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过、更没有学会任何关于合作的能力。

因此,他人生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合作问题,尤其是以两个人为单位的合作关系——亲密关系,这是导致他人际和社会关系障碍的根本原因

缺乏安全感的他,内心不敢、更不愿承认自己在关系中的脆弱,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不够好,不够完美。

一个不懂爱的人长大后,往往会表现出不会爱的症状。尤其是在成家并有了孩子之后,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相处也是同样会产生诸多障碍。

他与妻子离异前,因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双方都做了很多“努力”,这个努力,是双方都想尽各种办法——或“承诺、怂恿”,或“贿赂、讨好”的方式来争取孩子。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刚刚形成不久的时候,他们的这种做法,无疑让孩子认为“我很重要”并发展出“我可以利用我的重要性获得更多利益”的想法。这无疑给一个被溺爱的孩子性格上多了更多有机可乘的危险机会。

不能否认,他们的确是爱孩子的,但是,也绝不能否认他们所谓的爱里带着很多自私的成分!

这种自私,孩子是绝对能感觉到的。于是,孩子也会利用他们的这种自私来为自己“谋取福利”——孩子与他妈妈相处不好的时候,就会去他那边住;与他相处不好的时候,孩子又会选择回到他妈妈那边;还有物质上的零花钱、手机、电脑......

孩子和他在一起时,他会想很多办法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他又总是无法很好的平衡这种状态。

他总是采取对孩子说教的态度而不自知,无论是在帮孩子辅导功课时还是跟孩子玩的时候。起初孩子对一件事情充满了兴趣,但是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孩子就不感兴趣了,连玩都是如此。他总是很纳闷,总是责怪孩子不成事,但他不知道自己在无意当中已经把孩子所有的兴趣都摧毁了。

他想在孩子的人生成长方面给他一些建议,但却总是搞砸。

他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和餐厅或酒店的异性服务员开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有时候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调侃,而他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他常常拿自己过去的一些不成熟的情感经历侃侃而谈,却认为这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他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场合下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成长经验。

而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情感的见解”——比如,感情是一件随便的事情,或者说不是那么严肃的事情,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感情是基于物质基础的;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这充分体现在孩子在青春期时分享的一系列社交状态中,比如:“现在的女人,很难养。”

这条所有人可见的信息并没有令这位男士产生警惕,相反的,他还会调侃和评论,因为他认为这样是和孩子亲密无间的行为,并且,这是他认为的X教育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句简单的调侃,背后的心理机制已经反应出一个十多岁孩子的男权倾向、基于物质的感情观和对情感的儿戏。

这位男士对孩子人生教育上的疏忽,终于在一次和朋友的饭局中体现了出来。当几位大人开玩笑说起这位男士的感情问题时,孩子也积极加入讨论说让他再找一个,他说他不找,孩子就开玩笑说“你不是不找,你是找不到。”

这句玩笑就像一个埋藏已久的炸弹终于在瞬间引爆,这位男士一反平时温文尔雅的常态,不仅暴怒拍桌子,还对孩子做出失去理智的反击:“你就是这样跟你爸说话的吗?我TMD成天给你买吃的喝的穿的,你就是这样对我的?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尊重?一边说着,一边把消费的小票甩在孩子面前。”邻桌的客人都投来异样的目光,孩子吓得不敢出声,一直默默地流泪。

但这位男士没有意识到,就在他这样做的时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对事不对人有多难,这个场景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孩子的一个问题,而否定孩子本身,这也是对孩子自尊心最大的打击。

青春期的孩子,当他内心的成长跟不上身体的成长的速度时,焦虑就产生了。所以,他们急于想表现得像大人一样说话、处事,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合时宜的,什么时候是不合时宜的。

他只能靠自己的观察和摸索。他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父亲经常和人开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以为这是成熟男性的表现;他以为能和大人们一起聊情感的话题,就是成熟的表现,但这个孩子显然不知道,他的无意之举,不仅冒犯了他父亲的家长权威更是戳中了他父亲的自卑情结

孩子并不知道,情感是他父亲最害怕和最忌讳的硬伤、一直想隐藏的痛楚,和一直不敢碰触的禁区。

这个突发事件,让我们看到,无论我们对自己编造多少自我欺骗的谎言,内心都是诚实的。因为孩子的一句话做出竭力自保的反击,那不是爱的表现,那恰恰露出他“自私”的本性。

这位男士对孩子所有的爱、所有的物质付出,都是出于“利益交换”的目的,利益在于他需要孩子对他的爱,因此他想让自己成为一个
好父亲,他高高在上的父亲权威姿态显示着他和孩子不平等的地位,无论他在平时伪装得多么平等和友好,事实上在他心里,他永远是ji权的;当然,在不平等的地位下一定没有尊重可言了,这会在生活的小细节中表露无疑。

因此,孩子会摸不着头脑。他可以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在不合时宜的场合开不合时宜的玩笑,他认为没问题;他可以允许孩子当着他的面开别人的玩笑,他也没问题;孩子不说话,他认为性格孤僻,得合群;孩子说话了,他认为冒犯了他的权威,不对。他高高在上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事情的对错,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他还是不应该学他,不学,错,学了,更错。那孩子会怎样?——更加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公众场合损害他的尊严,将是他一生都难以疗愈的伤。

其实,这件事本身并不算什么大事,如果换做其他一些真正平等开明的父子俩,就是一句玩笑。

如果这位男士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意识到或者有人将其引导向一个良性的发展方向,他就能勇敢的学会爱了。

没有人能够在不学习爱的前提下收获爱!对爱的无力感,来自于自身对爱的匮乏感。一个自身都没有爱的人,又如何去真正的爱别人呢?

因此,他们对爱格外小心,因为怕受到伤害,害怕自己得不到爱的回报,所以不敢付出,不敢去爱。爱的话题也就成了他内心深处最期盼又最恐惧的话题。所以我们才会在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爱自己、更在乎自己感受的“自私”表现。

很明显,他的孩子,尤其是他本人,都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如果他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如果这位男士学会表达自己的爱、不安、和脆弱,像自己最亲密的人,哪怕跟自己的孩子敞开心扉,丢掉冷漠和逃避的方式,学会勇敢地对自己的人生完全负责,也对他人负责,他一定能收获更多的爱,真正的爱。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逃避和忽视自己的弱点,是弱者的表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弱点,才是勇敢者的表现。勇敢,并不意味着不害怕,而是很害怕,却能坚持下去。(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