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生闷气,发脾气,感觉委屈受伤,都是因为......

 



最近有一位朋友,因为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找到我,她一方面为自己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而伤心和愤怒,另一方面因自己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而内疚和痛苦。她觉得丈夫不理解她,孩子远离她,婆婆从中挑拨离间......好像全世界都在和她作对,好像身边所有人都离她而去。


因为觉得自己被孤立,因此她越发愤恨原生家庭,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的状态非常不好,整个咨询过程里她都以泪洗面,将自己积攒在心里的话一吐而快。


我们都知道,如果原生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便会不自觉地带着那些问题,制造出与身边的人和下一代的矛盾。我们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但我却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人,不是吗?


任何人都剥夺不了我们选择更好生活的自由意志,只要我们愿意开始。


通常情况下,一旦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急切地盼望马上解决问题,希望能有一个有效的方法,直接套用在问题上面,随后问题便自然消失。


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最希望得到两样东西——一个水晶球,一个魔法棒。水晶球用来避免问题,魔法棒用来解决麻烦。


然而,这两样东西,现实生活中都没有。不过,的确有一个被我们忽略的,类似水晶球和魔法棒的宝物,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了解它们,所以我们一直忽略了它们。


关系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水晶球


们是如何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几乎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从小透过自己与他人和外界的关系,不断地累积着对自我的认知。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那我是无法“被认识”的。这是我们很多人都忽略的一个事实。


我们与外界一切的关系,就是一面镜子。正如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一样,镜子中出现的是我们自己的容貌。而透过关系这面镜子,应该照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样子——我为何而开心,又为何而难过?我的情绪被什么牵绊着?又为何会被这些情绪所牵绊?


我们感官的探照灯都是朝外的,但是,只要我们将其扭转向内,我们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仔细探究,我们可能会发现,生活中大部分的矛盾,都集中体现在沟通方式上


智者通常都是有话要说,而我们通常是因为自己想说。不经大脑的言语往往就成了所有矛盾的源头。


说话,会说话,好好说话,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大的难题之一。


我们大部分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我们都想从中找到掌控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


而建立在忽略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只顾自说自话,或要求对方只听自己的......这些沟通方式通通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但我们往往是这样做的。然后说,“看吧,我已经尽力了,都是他们的错,他们不理解我,错怪我,他们太让我失望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有问题,是在我十八岁刚上大学那一年。


有一天下午,我们班长问我某某怎么没来,他是我的死党。我不加思索的就回答了一句:“我怎么知道?”回答完之后,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直到我听到班长的回答,“你可以说你不知道,但你不需要这么厉害。”


听到这句话,我大吃一惊,心想“我讲话的口吻厉害吗?活了十八年,我从来都是这样讲话的啊。”


不过,我还是会琢磨,“我的回答为什么会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呢?”


当时因为我和那个死党关系特别好,所以对他一直有一种特别的保护欲望。当班长来问我他为何没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本能地认为,“你这样问我,无非就是想让我出卖他,想都别想!”


我终于体会出那种内心深处被我忽略的敌意,就是这种敌意,让我不假思索地说出那暴力的话。


对于一个向来自认为人际关系还可以的那个时候的我来说,之前从未觉得我的沟通有问题。但事实上,因为从小在原生家庭中所遭受的压抑和压迫,让我一直都很抗拒。这种抗拒就像溪流的水会渗入任何一个缝隙一样,逐渐地在侵蚀我的各个方面——人际、工作、生活、自己的家庭中......


因为想要保护自己不被外界侵犯,所以我从小就发展出强势和反抗的性格,总是处于控制方。只要处于强势的位置,就永远都存在着暴力。这个暴力不是仅仅指身体上的攻击,而是语言上的暴力。但那个时候的我,对此却毫无察觉。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驱动机制。


直到现在,那件事都一直清晰地映在我的脑海中。


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都要接受这个现实,那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学过该怎样好好说话。


在不健康的关系中,我们要么用暴力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要么用压抑情绪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做的后果,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自己,不过最后往往都是两败俱伤。


良性沟通的第一步,并不是讲话,而是看,是观察!


造物主把我们设计成两个眼睛、两个耳朵和一个嘴巴的物种,目的就在于要多观察,多听,少说。嘴巴最初的用途是用来维系生存的,沟通表达是之后的功能。


我们要观察事实,而不是在我们的个人偏见上做出反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纳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什么是不带评论的观察?就是看,单纯的看,不带任何感情、不带任何评判的看。


比如,眼前有一颗大树,有人会感叹,这棵树好古老啊;有人会说“这颗树长得好看”;有人会认为,这颗树枝叶不够繁茂;有人会想“我不喜欢这种树叶”;有人在琢磨这颗树的树干能用来做某种建材......


总之,这些统统都不是单纯的看。同一颗树,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看法,无论这个看法是什么,都是基于个人的喜好和偏见。而不带偏见的看,就仅仅只是看着这颗树,观察它,感受它,没有评价,没有结论,那只是一棵树。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没有人喜欢被定义,包括我们自己。在沟通中,永远都只陈述客观事实,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弹模式。


跟大家分享一个栗子:


假如妻子在家里忙着做家务,擦完桌子后把水杯挪到桌子边缘的位置,然后又忙着去拖地,此时丈夫路过不小心把水杯碰到了地上打碎了。


此时丈夫可能会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回事,杯子不能往里面放一点啊?”妻子便会火冒三丈:“你没长眼睛吗?你看不见吗?你不碰它它自己能掉吗?”也可能先由妻子开口责备,:“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丈夫便被激怒了,“你说谁呢?你自己总是不把东西放回原位,还有理了?”接着,妻子又会继续,“你把这个家当旅馆,回来懒得连动都不动,要不是我搞家务,这个家就是个猪窝。”丈夫会回应,“你一做家务就拉长个脸,还不如不做,好像谁欠了你的......"


仅仅一个杯子被打碎的事实,就上升到了家庭矛盾。大多数情况下的家庭矛盾,都是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的。


那如果我们换个只讲客观事实的沟通方式,会是怎样呢?


——水杯碰到了地上打碎了。丈夫急忙说,“哎呀,我没看到水杯在这里,不小心给碰掉了。”妻子忙说:“是我刚才擦桌子的时候,挪到边上忘记挪回去了。”


你看,两个人都只说客观事实,首先就不会触发对方强烈的情绪。在没有对对方的苛责和伤害下,事态也不会上升到家庭矛盾层面。


我们都害怕承担自己的责任,都害怕被指责,都急于要摆脱自己的责任,于是矛盾才会不断升级。


只观察和陈述客观事实,是沟通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需要我们带着警醒的自我意识不断地练习。


良性沟通的第二步:学习体会和表达自我感受  


由于我们太多人从小到大都有被忽略过太多的感受,甚至被剥夺感受的权力,因此大部分人都学会了隐藏真实的感受。可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会埋下更多坏情绪的种子。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想要跟父母分享一件非常开心的事,父母却说,“作业写完了吗?赶快先去写作业。”于是我们马上就失去了兴致。就这样,慢慢地我们就不再愿意跟他们讲心事了;


除了这种被忽略,更可怕的是剥夺感受的权力。比如:你吃饱了,父母却说,“吃那么点,怎么能饱?把这些都吃了”......网络上调侃的“你妈觉得你饿”或“你妈觉得你冷”虽然是句玩笑,但背后伤害的力量,绝不是开玩笑的。这意味着我们感受也被剥夺了。


虽然,我们的父母和家人并非有意要伤害我们,但是,他们的确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我们。


表达自我感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不会表达或者错误的表达自我感受,都会造成我们的某些情绪无法得到满足,而那些没能得到满足的情绪,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把表达评判搞混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往往也不是非常清晰自己究竟是什么情绪。这是因为我们对自我的感知力还不够。


下面总结了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我们只有仔细体会这些词汇,才能熟练、自然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用来表达我们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爱:温柔,温暖,友好,同情,

感恩:感激,感动

自信:乐观,力量,开放,自豪,安心,安全,成就感,踏实,无忧无虑

平静:自在,从容,清醒,镇定,安静,放松,放心,宁静,宽慰,安详,安宁

惬意:舒服,满足,喜悦,愉悦,开心,欣喜,高兴,欢喜,惊喜,幸福,甜蜜,陶  醉,欣慰,心旷神怡

投入:好奇,专心,专注,陶醉,入迷,

振奋:激动,兴奋,热情,活泼,活力,生动,精力旺盛

焕然一新:恢复活力,新生,精神焕发

有希望:期待,乐观,鼓舞


用来表达我们的需求未被满足时的感受:

担心:害怕,胆怯,焦虑,忧虑,忧愁,恐惧,恐慌,恐怖,惊呆,慌乱,着急,慌  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不祥的预感

紧张:敏感,不安,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坐立不安,心急如焚,透不过气,崩溃

震惊:吃惊,惊讶

隔阂:冷漠,冷淡,麻木,孤单,疏远

反感:警惕,怀疑,敌意,厌恶,轻蔑,讨厌,怨恨,痛恨

气愤:不满,烦躁,挫折,不耐烦,不快,恼火,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郁闷,

尴尬:惭愧,羞愧,不自然,难为情,窘迫,内疚,遗憾

沮丧:灰心,丧气,气馁,失望,悲观,惆怅,失意,无望,凄凉,郁闷,绝望,沉  重,泄气,

渴望:羡慕,思念,妒忌,

悲痛:伤心,心碎,悲哀,悲伤,忧伤,伤感,凄凉,难过,遗憾,难受

困惑:茫然,犹豫,为难,不知所措,晕头转向,失魂落魄

软弱:脆弱,无力,虚弱,寂寞,孤独,悲观

疲乏:沉重,麻木,疲倦,困乏,疲劳,透支,无精打采,精疲力竭,委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舒服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容易对事情妄加评判,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错把评判当成表达。比如:


1、拿对方和他人做比较


我们可以将心比心,连我们自己都厌恶被人拿来比较,但我们却常常拿对方去跟他人进行比较,这是最伤人的沟通方式之一


例如: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的老公(婆)......;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首先有意识地去思考,人家的孩子背后有着怎样的父母?人家老公背后有着怎样的老婆?


2、道德绑架


我是你妈(爸),你就应该......;或者,你是我儿子,你就必须得听我的......


3、逃避责任


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找诸多借口。例如,“我不得不...""我还能怎么样?""我这都是被逼的"等等。


4、威胁


例如,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大不了就分手(离婚)等等。


5、伪善


例如,“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而这个提醒,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温和的词语的暴力表达,因为他最终是想要对方满足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种暴力也在伪善的隐藏下,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没考到重点院校让我很难过。”孩子有没有考试重点,和父母的难过,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父母之所以表示难过,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6、玻璃心


例如,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社交媒体的动态,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让他得出“别人是在针对我”的结论,并放大恶意。


以上这些都是脱离客观事实的评判,而不是在表达感受。这几种方式都是暴力的沟通方式,是沟通的大忌!


我们曾在《解决情绪最好的办法,既不是控制也不是发泄...》一文中探讨过。一旦产生情绪,首先我们要找到情绪的根源,而不是要么责备自己,要么责备他人。


生闷气、发脾气、感觉委屈和受伤,都是因为我们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要学会观察和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知道究竟自己的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表达时只讲感受,而不是评判。情绪是把双刃剑,在不健康的关系中,我们要么用暴力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要么用压抑情绪的方式来掩盖心事,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良性沟通的第三步:讲出引发自己感受的原因,陈述事实,不评判


还是拿第一个栗子来讲:


——水杯被打碎了。当丈夫可能会气急败坏地说:“你就不能把杯子往里面放一点吗?”如果妻子此时这样回答:“我刚才的确不记得放回原处,这是我的问题。但是,你的话让我感觉很难过,很伤心,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保姆或奴隶”。或者,当妻子火冒三丈说:“你没长眼睛吗?”丈夫可以回答:“我刚才的确没看到,是我的问题,但是,你这样说话让我感觉很难过,很委屈。”


这就是只讲引发自己感受的原因,只陈述事实,不评判。


良性沟通的第四步:讲出自己的期望,客观描述,不评判


此时,妻子可以说:“我希望你以后如果有空,或者愿意的话,也能帮手和我一起来做做家务,这样我感觉会轻松一点,我们也能多一些相处的时间。”或者,丈夫也可以讲出自己的希望:“希望你以后可以在做家务时放点音乐,一点一点轻轻松松的做,做完物品放回原处,累了就休息会儿,或者干脆别做了,跟我说我来做,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一起来承担家务。”


一般情况下,妻子带情绪做家务,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丈夫太懒,家务事都得自己承担,所以她做的时候一定是不开心的,一定是拉长脸的,而正是这种状态,让丈夫,或者孩子和其他家人越发想远离她。


大多数夫妻都是采取要么不说话、让对方去猜,要么采取说反话、激怒对方的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谁能每次都猜对?谁又能受得了突如其来的指责?让别人猜自己的心思,和用说反话的态度让别人了解和体谅自己,是最不可取的愚蠢行为。


以上四步,永远要记得客观描述,不带有任何评判的色彩。其实,所有良性沟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爱之上的。


爱,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魔法棒


我们因为爱自己的家,所以甘愿为家庭付出。因为爱而付出时,总是快乐的,幸福的,它不会要求任何回报。这种基于爱的奉献,会让我们感到我们是对家和家人价值的。


倘若不是基于这种感觉,那种所谓的付出就基于利益交换。过度付出就是一种暴力行为!这大概会颠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因为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父母或亲人就是这种类型的人。过度付出中往往会存在不平衡的心态,自己认为只有自己付出得多,才能得到相同的回报。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爱不是用逻辑和衡量和计算的,爱是一种感受和一种能力,没有去爱的能力,你付出得多少,就会觉得别人欠你的越多。这样的家里不可能有爱,只有利益、冲突和战争。


有爱的家庭,每个成员都在为自己的家付出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有人擅长赚钱,有人擅长打理家务,谁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大家各自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所长,就会形成良性的合作。


家,就是以两人为单位的合作关系,合作越是亲密无间,就越有家的感觉。但往往,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从原生家庭中学到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矛盾频发的原因。


能够真正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既对他人有感知的能力,是爱的能力和表现。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对自己的感知力都还远远不够。


只有当一个真正爱另一个人时,才会去用心地体会对方的感受,而不是凡事以自己的想法为先。这并不是关心,而是自私的体现,对爱匮乏的人,必定是自私的,因为他没有去爱的能力


只有在爱中,一切问题才能得到解决。love conquers all(爱能征服一切)不是一句口号,它就是宇宙法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