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9日星期二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罗曼.罗兰

段时间因疫情封控了一周。次下楼时,发现小区里多了一只幼猫——它瘦弱可怜的身体颤颤巍巍,脖子细得跟我的拇指差不多宽。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拇指”。
第一次见到它时,它缓慢地挪到我的脚下,叫了两声,后腿突然就打弯了,连站的力气都没有。它的叫声微弱得几乎还来不及传入我的耳朵就消失在了空气中。灰白黄相间的毛色,很容易在傍晚被没看到它的人踩到。它那可怜的小身体,还没一只老鼠大。于是,我赶快上楼拿了一些牛奶和切得很细的鸡肉丁给它。它狼吞虎咽地吃了好久,才满足地开始舔嘴巴、洗脸。
听保安说,“拇指”正好是在开始封控的时候出生的,不知怎么地就成了被母猫遗弃的孤猫。因疫情没人下楼,自然也没人喂食给它。然而,它竟然活过了七天!
之后,每个傍晚,我都会去喂它。渐渐地,小区里知道它的人多了起来,有些热心人也会喂它。第三天傍晚,当我再看到它时,它已经开始跑跑跳跳、在花园里探索“世界”了。看到一个生命鲜活起来的样子,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因为它还小,好奇心很重。吃一点东西之后,马上被好奇心所驱使,各种探索各种玩。过一会儿,玩饿了它又跑回来吃几口。一只地上的小虫子、一个快递包装盒、一片树叶、甚至它的脚丫和尾巴,都能让它玩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
它在灌木丛中窜来窜去,旋转、跳跃、奔跑、捕食......开始了“猫生”先天本领的演练。有时,它也会懒洋洋地躺或爬在地上,什么也不做。
它如此专注、认真、积极、快乐地活在当下,存在于每一个当下,哪怕经历过了7天的生死存亡的黑暗时刻;哪怕它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餐以及下一次究竟在哪里;哪怕它只是一只孤独地被母亲遗弃的小猫......但它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眼前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真正的生命,总会令人思考,让人感动。每每观察它时,都会让我在快乐和感动中不禁思考人生。
作为人类的我们,头脑(小我)是经过驯化的,所以总会在头脑的支配下,去永无止境地寻找目标——一个目标接着下一个目标......头脑永远想透过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达到满足自我的目的。否则就会觉得无聊;会焦躁不安;甚至会觉得“不应该”如此,或谴责那个“什么都没做”的自己。
我们会对“什么都不做”产生恐惧心慌或不适的感觉;我们如此害怕安静下来,仿佛那是一个深不可测、黑暗幽闭的无底洞一样,令人心慌、害怕、无所适从。
我们总是可以从那些只被头脑控制的人们身上,看到他们共同的显著特征——不停地”找事“做。无论那些事情是看上去所谓积极的(例如:追求知识、品行、道德;追求摄影、画画、写作、跳舞、唱歌、健康、美丽、旅游、健身、开悟良好的自我感觉;追求快乐、舒适、完美......);还是我们所认为消极的(例如:沉迷于吸烟、喝酒、手机、游戏、各种瘾、吹毛求疵、对他人指手画脚、打压、控制他人......)。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在大部分人眼中认为是理所当然和倍加赞许的“积极心态”;后者则被大多数人视为消极的甚至是病态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更多的时候,后者是由前者逐渐演变而来的。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意识”。动物、植物不会感到无聊;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它们没有意识或者只有很少的一点点意识。动物只要吃饱、只要不生病,就会开心地玩、相互嬉戏、懒洋洋地晒太阳......
但人类不同,人类具有意识。人类能意识到从新鲜体验到重复枯燥的不同感受,人们不想要后者这种感受,并且害怕这种感受,所以头脑才会想尽办法“找事”做来刺激头脑,使其不断地产生“新鲜感”。
但头脑永远不可能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因为无论头脑寻找到任何,经过一段时间,它们都会变成机械、重复的枯燥。想想看我们不断重复着的那些“死循环”——买新包、换新车、换新房子、找新伴侣、换新工作、赚更多钱、去不同的地方......然而,那些新鲜感维持了多久呢?
所以,我们面前有三条路——一是像动物般地“快乐”活着;二是无聊至死;三是超越头脑,不断地向纯粹的意识靠近,并最终成为纯粹的意识,活在极致的新鲜和喜悦中。这是头脑想靠向外寻求新鲜和刺激永远达不到的体验。
凡大智大慧者,无一不在讲“无为”、“中道”。
“无为”,就是首先学会成为一个“存在”。因为存在自己会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存在。它不需要听命于头脑,它会发展出全然的敏感和觉知,使自己变得更有意识。在这个转变中,我们就有能力看到不同的全新的片刻,每一个片刻都是新鲜和好奇的——
每天早晨起床不再是一种痛苦,痛苦是因为没有觉知。当每一个睁开眼睛的瞬间,意识到自己还有呼吸时,那应该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喜悦;当看到枕边人时,不会是一种无感或厌恶,而是“这个人竟然陪我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自己竟然很久没好好看过TA一眼”的感恩之心与忏悔之意;当看到孩子调皮时,不会是一种无奈或恼火,而是看到TA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一种欣喜......可是,如果没有意识,我们就只能感受到枯燥地重复——讨厌的闹钟、没事找事的另一半、不省心的孩子......
可这一切,对于一个习惯听令于头脑的人来说,是最难的事情。
一个人,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作为生命的、整体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满足,就是喜悦,就是健康,就是金钱,就是财富,它就是一切。
只有凭借纯粹的意识,才能找到那些我们平时所“追求”的一切,包括“品德”——比如:高尚、真诚、爱、热情、真实......否则,那一切我们所谓的“追求”,都只不过映射出了我们自身的空虚、寂寞、虚荣和伪善。
只有成为光明本身,才会照亮万物,才能使万物生长。只有光明,才是存在的根本。“光明不过是除去无明和愚痴。真正的喜乐不是附加于你的本性上的别的东西,它只是显露出你真实本性的状态——恒久不灭。去认识真我,并成为真我。一旦消除了”非真我“,剩下的就唯有真我。如果要腾出空间,只要移开东西即可,而不是从别的地方把空间带进来。”
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安静地坐在那里时,都会满怀喜悦地说“这感觉妙不可言”时,再去做任何事情,这种非凡的体验都会贯穿始终。但反过来却并不成立。就像人类本是因为快乐才会欢歌才会舞蹈,而不是反过来,因为感到无聊,所以才用唱歌或跳舞去打发无聊时间,试图让自己变得快乐......
我们现在都正做着一些事情,并想借由它让自己感觉或让他人看上去“棒极了”。但我们都知道——结果就是,那感觉不是稍纵即逝就是永远也找不到,甚至还滋生了更多的欲望和野心,而那正是让我们业力不断流转和加深的最根本的因。
永远不要将生命本末倒置,否则,我们将永远处于迷茫、无聊和痛苦之中。存在,就是拥抱生命的河流。
赫拉克利特斯曾说:“你不会踏入同样的河流两次,因为河流永远都不可能保持一样。”河水永远在流动,人也永远在改变,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但要意识到这一点,随时随地都意识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意识和觉知。每时每刻都存在于纯粹的意识觉知中,就是觉醒,就是了悟。
除非,从现在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存在。停止追逐和陷入“我相信自己是受人关注和被人赞许”的虚荣幻觉。那些在匆忙中从不停下脚步的人,终将迷失自我。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