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

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大都源自这句话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明明什么都没做,TA就无缘无故给我找茬,你说气人不气人?”当我追问对方究竟找了什么茬时,几乎所有人讲述的都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究竟为什么在生活中总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让一个人无端地生气或暴怒呢?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被不知不觉被熏习成一个很“自我”的人。整个社会也正处处体现出这一点。而真正的“自我”,是成为一个独立、完整、完全、包容一切的生命。可是我们的“自我”,却恰恰在依附、分割、割裂和排斥
“好坏、对错、是非”是永存于普通人身上的判断标准。因此,也总是伴随着痛苦。因为不完整,所以痛苦;因为割裂,所以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一种由喜悦替代痛苦的生活,唯一的方法,就是不作判断和评价。

佛学教导我们修习“忍辱”。“忍”,并不是要我们压制心头的怒火,也不是要我们畏手畏脚,更不是要我们胆小怯懦。“忍”是一种豁达、接纳和宽容的心态。就像在大海中滴一滴墨,大海依旧湛蓝如故;在湖水中投一粒石子,湖水依旧平静如镜;向着天空发射子弹,天空依然纯净蔚蓝一样......心胸豁达之人,无人能侵扰,更无人能伤害到他们。

对于那些还未准备好的人们,我们需要尊重他们,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允许自己成为自己所是的样子,同样,我们也要允许别人成为他们所是的样子。而他们所的样子究竟为何,与我们无关,哪怕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契机都各不相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思想、语言、行为和他们的“梦”。然后,只在适当的时机,适当地表达自己,仅此而已。
我们常常说自己有多爱某人,可是往往对方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能毁掉所有爱的可能性。那是爱吗?我们有爱吗?我们是爱的化身吗?我们和对方有爱的连结吗?通通都没有!我们对爱本身以及对爱带给我们的喜悦并不感兴趣,我们甚至都没有一点儿耐心去了解它。我们唯一最在意的,是对方有没有让自己满意,或令自己满足。
我们没有权力去要求任何人。别人爱我们,我们要心存感恩;别人不爱我们,我们自己也理应成为爱,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爱的化身。我们不该对对方有任何要求。没有人应该、或有义务爱我们。如果他们爱我们,那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应该感恩——对爱感恩,对生命感恩。
当我们专注于“爱”本身的时候,爱和喜悦就一直都在,它永远不会离开。可是,一旦当我们转移了注意力,开始寻求、要求和索取爱的时候,爱就荡然无存了
存在是唯一的整体,它无法被割裂,就像不可能只有阴而没有阳、只有黑而没有白一样。如果我们非要割裂开来,我们不仅分割了外在的真实,同时也分割了内在的自己,它是一把双刃剑。

不要去选择和评判,因为无论做出任何选择或任何评判,那都意味着我们在分割,它在破坏完整性,一个受到破坏的存在,痛苦是必然的存在。然而,如果不选择也不评判,保持无好无坏、无对无错、无是无非的状态,那我们就自然处于“清明”之中。觉知这一点,就是我们生命的转折点。这份觉知会带着我们开始内观,于是外在的一切都失去了它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道理我懂,可就是做不到啊!大家不妨这样去尝试——每当自己想要评判之时,深吸一口气,想象这口气就是我们想要评判的言语。然后,随着慢慢地呼气,这些言语也自然被释放出来。多做几次,多尝试,我们便会发现,原来改变,就在一吸一呼之间,原来它是那样地简单,只要我们愿意就此开始。
再往后,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会随着我们的改变而改变。当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良善和喜悦之时,所有的美好、良善和喜悦也都将回归于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无论它看上去和感觉起来多么真实,都只不过是一出由意识投射出来、虚构的美丽的戏剧。我们可以参与其中,但不要太过严肃,那只是一个我们所扮演的角色——父母、孩子、妻子、丈夫、学生、老师......我们只需要优雅、高效、尽自己所能地演好这出戏就好。而这出戏的导演,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能将其上演成悲剧,也同样有将其上演成喜剧的能力。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伤痛、让心灵得以栖息、让灵魂获得自由,却总是原地踏步,没关系,你可以和我聊聊:)请点击这里了解更多我的信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