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愤怒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卑情结有关。其实,不仅仅是愤怒,流泪、生气、辩解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都与自卑情结有关。
大多数童年在某些方面不幸的孩子,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都会在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孩子做出补偿行为。
比如上一篇文章(点击蓝色下划线字体查看文章)中提到的这位女士。她的童年,最大的不幸就是物质的匮乏和母亲的贬低。因此,她对女儿在物质方面是非常宽松的,同时,对孩子十分溺爱。
通常溺爱孩子的父母,也许是出于自己和另一半在感情上的问题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的内疚感,也许是出于自己童年时期的匮乏对孩子做出的补偿行为,也许是因为这些方法是自己认为最好的爱孩子的方式(绝大部分父母都是如此)。
但是无论如何,养育孩子是一项费时费心费力的巨大工程,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小心而谨慎的进行。
首先,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个关系不和谐的家庭,总是伴随着矛盾、争吵或怒骂的家庭,受伤害最大的必定是孩子。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位女士女儿的情况:
她的女儿非常喜欢画画,而且是一位“高产”小画家,善良而懂事,但在性格上,却没有主见,在和同学交往当中有障碍。
孩子已经十岁了,却还未与她分床睡,因为孩子总说自己很怕黑,一定要妈妈陪着入睡。
有一次这位女士和朋友聊天到很晚,她的女儿说困了想要睡觉,就缠着她非要她陪着一起去睡,这位女士说“我把卧室门开着,里面给你开着台灯,这样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就不怕了,”但她的女儿还是不愿意,一直在她身边打转想要她陪,起初是默不作声和表示不开心,接着是生气和流眼泪,最后她实在无奈还是陪她去睡了。
喜欢画画的孩子通常都是感情非常细腻、敏感和善于观察的,他们内心总有很多要表达的情绪不知该如何表达或被压抑了,因此画画是最好的抒发方式,这可以从“高产的作品”中发现。
孩子性格上的没有主见,和这位女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生活中,她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没有主见的人,她是孩子最亲的人、第一任老师和学习对象,因此,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复制”了她的这个性格特点。
从表面上来看,孩子没有任何与人交往的困难,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理解力也很好,甚至还有别的孩子身上没有的智慧,但是她的社交范围却极其狭窄。
她说自己只有一个非常要好朋友,但是大家不在同一学校。在自己的班级中,也只有一个朋友,但是,这个朋友却总是做出很多损害和利用别人的事情。当问及她为什么不和更多的同学交朋友时,她说她害怕别人不愿意和她成为朋友。
她还没开始,就放弃了尝试的意愿,并预设了最坏的自己难以承受的结果。
"我害怕"这三个字也非常频繁地出现在这位女士的口中,“我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我害怕我做得不好;我害怕我说的不好......"毫无疑问,孩子已经在这一点上已经完全copy了她。
因此,她为自己连试都不试就放弃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实际上,她是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而隐藏在这些我们能理解的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害怕被抛弃的恐惧。
如果我们鼓励这个孩子愿意带着爱而非怀疑,真诚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自己的喜乐,她就会交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伴。
当然,也需要提前给她打预防针,告诉她每一个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总是带着善意去和别人相处,不是为了要迎合别人,而是为了要完善自己;同时,要让她明白,我们需要接纳总会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客观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别人不喜欢自己,并不意味着别人是讨厌自己的,这点很重要。
如果我们能持续在这样的思路下循循善诱,孩子就不会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了,她会慢慢学着尝试主动去融入,即使出现一些小状况,也能正确和坦然的接受。
这个孩子严重缺失父爱,父亲对她来说很陌生,她说她的爸爸很少回家,也很少和她说话,好像是个陌生人。她很想和爸爸说话,给他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还有自己开心的事情......但是却不敢。
严重缺乏父爱的她,其实内心已经感受到父亲对她的“抛弃”。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父母抛弃,这是人类生来自带的最大的恐惧,因为被抛弃,意味着一个婴儿无法活下去。
于是,孩子本能地把爱的需求转向母亲,但是无论母亲怎样爱孩子,都无法替代父爱。更何况她的母亲在性格上还带着她自己原生家庭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
显然,这位女士也正因如此,才更加盲目地溺爱孩子。不仅如此,还有孩子奶奶的溺爱。这些过度的溺爱,带来了反效果——在很多方面,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最大的弊端在于,她的成长经历只教会了她索取,没有教会她付出。一旦她形成了“索取是正常的”这种错误的惯性思维,一旦遇到问题,她就会本能地使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而她的这些所谓的经验往往会导致她失败。
她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是理所当然,尤其是在脆弱的时候。“因为我害怕,所以作为母亲的你,理所当然要陪我。”这是她潜意识中的表达。但关键是,当正常的需求变成一种要求的时候,就会非常危险!
这种方式,是从婴儿时代沿袭下来的生存本能,婴儿用哭来表示我饿了、渴了、不舒服了等等,也就相当于是在要求他的父母我要吃了、喝了、或者快来看看我怎么了......婴儿认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而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这种看似最软弱和弱小的要求,背后隐藏着控制他人的欲求。这就是为何孩子在两三岁时,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第一次”独立“的重要性。父母需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孩子通常在两三岁时,身体发育已经到了可以控制四肢,跑跑跳跳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掌控感,同时,他们在无意识中学习平时生活中父母和周围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两三岁的孩子,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洗东西、整理东西或者想要帮忙,但结果却常常会搞砸,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完成这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帮助他们认识到做某些事情需要重复的练习和技巧,而不是不耐烦的责备。
这样孩子就会从学习中慢慢发展出自信和踏实的品质。如果父母为了怕麻烦或者太过溺爱而让孩子退出生活,孩子就会丧失主动性,今后的自理能力就会很差;另外,训斥孩子会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产生自卑;
另一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则会变成破坏王或淘气包,大喊大叫、一不高兴就哭闹或满地打滚......这些孩子表现出为我独尊的样子,无非是想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用错了方法;
另一方面,他们会总结平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如果曾经做错事,被父母呵斥过,他们也会用同样方式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正在通过生活学习和摸索应对世界的方式。
这个时候,父母必须首先要反思和改正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时要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他已经是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了,他是家庭和世界的一员,而不是世界的中心,他有需要遵循的规则,也有需要学习和改进的目标。
如果这个阶段父母能够成功引导孩子完成第一次独立,那么,对孩子学龄前后的帮助会非常大,而且孩子越大父母会越轻松,日后父母就不会变成保姆。这种成功的育儿案例数不胜数。
显然,这个孩子并没有完成第一次独立,她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了可以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方式,在屡试不爽之后,她会慢慢将其视为自己的生存经验,一旦她想不惜一切代价地凌驾于他人之上时,她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武器,而这一切都是在她无意识当中形成的。
关于孩子怕黑的例子非常常见,有些男孩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
但是,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知道,孩子真的只是怕黑吗?当然不是!因为开着台灯屋子里并不黑啊,再者,就算妈妈陪着睡,难道黑暗的房间就变亮了吗?并没有啊!可见,怕黑只是一个借口,那怕黑背后究竟隐藏着那些孩子和父母都没意识到的问题呢?——缺乏安全感,以及害怕被抛弃的恐惧!
在这一点上,是要让孩子明白,没有任何人是全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员,大家都在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而我们所做的第一个贡献,就是首先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困难,学会让自己独立起来,只有敢于面对问题的人,才是最勇敢和优秀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和真正被人所喜欢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并愿意主动地融入他人并展开合作,从而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只有通过这样,他才能感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他融入这个世界,融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人生唯一真实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他人的意义,如果没有他人的参与,我们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一个有价值的人,自然会觉得世界是多彩的,周围的人是友善的,自然会感觉他身处的安全环境是安全的。
作为父母,应当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关爱,但绝不是溺爱,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都不应该牵连到孩子。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无法避免,那么照顾孩子的一方责任和压力就会更大。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安全感,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处于这种情况下的父母本人,自己本身就没有安全感,或者自己还无法正确的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通常都会表现得很善良、可爱和软弱,也很善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在这些看似弱小善良的面具下的,却是她隐藏的“邪恶”动机。
并不是说他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她在思考问题时,就已经偏离了真正解决真正问题的方向,而是转向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方向,由不安全感引发自卑,为了隐藏这些自卑表现出善良、可爱和软弱,这是她的保护伞,她认为能透过软弱、善良和可爱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同时又以伪装和隐藏的控制欲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会酿成不堪的后果。
缺乏父爱的孩子在今后的感情生活中,也会陷入很多危险的漩涡,只要有男生稍稍表示出善意或暖心的举动,她就很可能认为对方是爱自己的,这种盲目的错觉很容易让她在感情中受伤。
一旦对方与她的意愿向左或离她而去,她就会用生气、流泪、愤怒等等情绪来控制对方,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感情中,越是使用这些工具和武器,就会输得越彻底。这就会加剧她的心理问题。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长大了可不能像我一样,如何如何......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我已经这样了,没办法了,你如果不想成为我现在这副不堪的模样,就得好好学习和改变。那么孩子继而会理解为,那以后如果我的生活也不如意的话,就可以这样对待我的孩子,让他去改变,我对我的生活是无能为力的......
于是,一代又一代地逃避自己的成长责任和为人父母的责任,继而把这些责任转嫁给下一代,与自己撇清关系。
但是,这些父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永远是“榜样”无论这个榜样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到他们自己身上。
这就是为何总是说教的父母培养不出好的孩子的根本原因。父母对孩子的爱,正确来说,应该是任何与爱相关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在看人们在说什么,而是在看他们做什么。
真正的爱,都是彼此滋养的关系,每个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受益和成长。真正懂得爱孩子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我会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共同成长和进步,共同学习承担自己的成长责任。这个时候,孩子自然会将父母为视为真正的榜样,从而自觉而有力地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每个人的困境,都是由自己的认知所形成的性格,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当父母沦为保姆时,往往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有的人为什么觉得改变现状很难,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为一个错误的目标而努力。人们唯一需要改善的,就是自己的目标,随着目标的改变,心理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只有这样,人们才不再需要坚持旧的习惯和态度,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目标和新的习惯。
孩子在童年时期,需要父母如此正面的引导,而错失了童年改变机会的成人,尤其是成为父母之后,也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成长中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重演我们身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自己,改变我们与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使之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