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星期五

无法觉察自己的人,会无意识地重复体验痛苦的情绪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荣格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学习如何相信自己。而我觉得这需要区分两部分来看——在积极的情况下,这种心理暗示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我们要相信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或工作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诸如此类;

但如果是处于消极的情况下,太过相信自己就会产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当我们感到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糟糕的情况下,依然相信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的话,那就是大问题了。


这里又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透过反思,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明白了反思的真谛;第二是自己的确反思了,但仍认为是外界或他人的问题。后者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不否认,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的确都有自省反思能力的。但是,我们的自省,全部是基于自己原本的认知、感受、判断和理解之上的。


因此,我们所认为的这种自省都是带着局限性的还远远不够。否则,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和痛苦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只认一个死理,抓着它不放。我们甚至会把这种行为美化为有坚持”“有毅力”“有经验”或“有原则”等等等等。但事实上,这都是一种“执着”,那只会让我们固步自封,最终把自己困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囧境。


真理永远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真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是需要去体验和发现的,而整个体验和发现的过程,就是生慧的过程。


正如《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了吗?如来对佛法有所阐述吗?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须菩提回答:“以我对佛法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的佛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佛法是如来可以阐述的。为什么呢?如来所述的佛法,都是不可以追求和执着的、都不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它不是什么法,也并非不是法。)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无定法”。


唯有抛开逻辑的体验和证悟,才能让我们找到深入觉察自我的方法,唯有在这种觉察中,我们才能逐渐接近和发现真理。


每当我与朋友们交流时,总会与之探讨自我觉察的部分,即冥想体验。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话题;或对咨询者来说,他们通常会认为这仅是一个建议,可做可不做,无关紧要。

但恰恰相反,正是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建议,在整个自我系统重建(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方法必须亲自去体悟,因为体悟的过程,就是自我觉察的过程,就是自我反省的过程。这并非头脑层面上对事件的重组或逻辑的推理,而是一种超越逻辑的更为深刻的体验,是对更加细微的意识的觉察。

我在上一篇文章有所提及,当我们忙于应付生活时,对自我觉察的意识几近为零。但当我们能够静下来的时候,意识才会慢慢回归,我们才能渐渐体会到那种细微的觉知。那种微妙的感觉,是头脑所无法理解的。

可能又有人会问,“既然我已经知道了它的重要性,那我到底要觉察什么?又该怎样觉察呢?”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又自动地陷入了一种逻辑当中。看看吧,我们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被逻辑牵引着,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一个问题。而大部分时候,恰恰是这些逻辑让我们陷入痛苦的僵局。

我们究竟要觉察什么呢?

外界的一切,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们的头脑永远在围着它们打转。

我们透过眼、耳、鼻、、身、意作为认识的主体,佛教将其称之为六根,感受到色(形色)、声(声音)、香(气味)、味(味道)、触(质地、冷暖、干湿、轻重、饥渴等身体感受)、法(意识的认识境界),佛教将其称之为六境。,是佛教认为指包含了前五境之外是一切事物和对象。六根在感受到六境之后,产生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认识。

抛开宗-教的概念,不管什么六根或六境,难道我们不是透过五感和意识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么?难道我们的一切认知不是透过对这一切累积的记忆来运作的么?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

我们永远都在根据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停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而却不自知,或者偶尔知道也觉得正常。

我们的内心很少有平静的时刻。什么是平静?就是如镜面般清澈的湖面一样,不泛起一丝涟漪,哪怕一分钟。

试试看,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眼前是不是有一个接一个的画面浮现?脑海中是不是有一个接一个的念头闪现?呼吸是不是很浅很粗?意识是不是飘忽不定?......


仅仅60秒的时间,我们的心绪都如此纷乱繁杂。试想看我们每天24小时、连续若干年如此,我们的身心会有多累?!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感知的能力。而当身心疲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便会相继出现。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念头,就是感知;能够知道自己正在被各种念头或情绪所拉扯,就是感知。

“没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被现代人看来貌似一句贬义的,攻击人的话。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被无明所遮盖,看不见自性所致。如果我们有了觉知内在的能力,心会逐渐变得清明,也自然就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了。

尚未开悟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是无明的,但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知道自己是无明的。只有知道自己是无明的人,才会主动去寻找让自己清明的方法。其实所有人都有开悟的那一刻,只是,绝大多数人开悟的那一刻就是在死亡的那一刻。而那个时候,为时已晚。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去感知,不是去感知外部世界,而是内部世界——我们的内心。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并没有这个能力。

就拿我们常会遇到的小事——买东西时遇到服务员态度不好的问题来说吧:

就拿我们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小事——买东西时遇到服务员态度不好的问题来说。

当我们遇到他人态度不好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第一时间就是生气。一部分人会生闷气,当时不表现出来,但是越想越生气,然后跟身边的人抱怨;还有一部分人,会表现出来。如果对方态度不好,他就比对方的态度更差,甚至引发吵架或大打出手。

如果我说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他们可能会对我群起而攻之~~(*^_^*)开个玩笑。他们会说:“你看看他的态度,太让我生气了。遇到这种人,谁不生气啊?!”

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一种方式,始终心平气和地看着他,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一颗犹如平静湖面一样的内心,或许就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那个事实的真相 —— 

此刻,一个不开心的人正在工作,他的情绪不是很好。不知道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或麻烦。或许他刚被老板训斥过,或许他的家里出了什么事,或许是他的孩子或是家里老人的问题,或许他的身体不舒服......

发现了吗?此时,是正在根据“一个情绪不好的人”的事实出发。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生起怜悯之心,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而不是“我”

但大部分人为何会生气?因为他们没有遵循客观事实,而是由外界对自己的刺激(这个人态度差)而引发了念头,接着根据自己的念头(他什么态度嘛)由于是自己排斥的念头,因而被念头带入一个惯性的思维模式(思想)——他在针对我,然后产生了情绪——生气,如果情绪不加控制,就会变成行为——吵架或打架。他们把对方的问题转嫁到自己身上来,脱离了事实本身,先想到“我”这里了。


这就是没有基于事实的一系列失控行为的演化过程几乎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这样产生的!

要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与周遭发生着联系,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它们都是为了“我”的觉醒而存在的。

我们与外界的一切关系,就是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自己。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却试图透过镜子去看别人,甚至去改变别人。

如果你还是不能完全体会这一点,注意哦,我说的是体会,而不是理解,请你现在立刻拿起一面镜子来,照一照。这种体验会帮助我们深化这段话的意义。你会对此印象更加深刻——你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而看到别人甚至想改变别人的念头,就是没有基于事实假设妄念

正是这样一份觉知和转变,会把我们即刻从假设和妄念中拉回现实和事实当中来。在依据事实出发的前提下,我们绝不会认为对方是在针对我、欺负我或看不起我......那些都只不过是我们对于那个人以及他的行为方式产生的念头和想法,脱离事实的那些想法才是让我们不舒服的原因,而不是那个人

也许有人又会问,“不管怎样,难道他就能用那种不礼貌的态度对待我吗?”

现在,我们需要这样的觉知——意识是否觉知到,只有当你认为那是不礼貌的态度时,他才是不礼貌的?但我们的重点是事实,对吗?事实是,一个心情不好的人在工作,仅此而已。永远问自己,事实是什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问题的真相。

为什么要一再强调自我觉察呢?因为世界在我们眼中的样子,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样子。而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当我们认为外界总是有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他人总是给我们找麻烦或欺负我们、受伤的总是自己时,我们眼中的世界便处处是黑暗、处处是阴谋、处处是伤害。

我们会无意识地将所有心理暗示都投射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或事中,因此,生活就变成了一系列永远都有阻滞、令人忧心、甚至厌恶或失望的的事。


意识是我们对自我觉知能力的观察,这是一种深度的觉察,它始终懂得我们该如何正确的采取行动。只是我们离它太远了,因此,才常常做出令自己困扰的事情。


如若我们能够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客观地看待自己以及客观地看待事物与自我之间的联系,我们就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既不会陷入情绪中,也不会认同情绪,而是清楚客观地去做观察


正确的观察会帮助我们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留出一个间隙。在这个间隙中,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空间来选择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正是这个空间,让我们眼中的世界可以变得不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