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众号:心的碎碎念(ID:xdsuisuinian)有一位读者留言给我,他说:“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学习、记笔记、成长......可就是怎么也记不住。请问如何才能开启智慧?”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表明我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智慧,我只是谈谈自己对于“智慧”的理解与体悟。其实,这位读者的留言很具代表性,很多人都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例如,当他们遇到人际关系的困扰时都会问,“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当然不会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去如何如何,我只能告诉他们,“你始终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当下的你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你和真实的自己相距太远了,以至于感知不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要找到那个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去感知真正的自己。渐渐地,你会发现那个答案如此清晰。然后,你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当很多人听完之后可能似懂非懂,又或者觉得我说了等于没说。那正意味着他们太需要灵性成长了,因为智慧就蕴藏在灵性成长的这个过程之中。
一个人,若把自己生命无限可能的选择权轻易交到另一个人手中,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危险且可悲的行为。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哪怕他再成功,他也无法告知另一个人应该去走哪条路。正如尼采所说: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如果有人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智慧“的定义,又或者,他明确地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智慧的选择,那我会选择远离这个人,因为他正在扼杀我对生命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一个人,当他告诉别人他已经找到了真理,那我们就应该怀疑他找到的究竟是否是真理;一个人,当他告诉别人他已经拥有了智慧,那我们就应该怀疑他究竟是否拥有真正的智慧。真理和智慧,永远不是一个固定在某处的知识或东西,它无法被找到。但它又确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潜藏于万事万物的变化中、在我们对当下的觉知中、在我们与宇宙的连接中......
这让我想起很多人不惜花费重金只是为了和巴菲特吃一顿午餐,抛开虚荣心这一方面,他们无非是想从巴菲特那里获得一些所谓的“财富秘籍”。然而,从1957年起,巴菲特在每一封的致股东信中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只是有智慧能读懂它的人少之又少。人们总想从他口中得到某些点石成金的箴言,恨不得让他告诉自己几个股票代码。但是,巴菲特的确告诉了人们比那些他们原本期待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很难不说明巴菲特的确是一个拥有超高智慧的人。那么,为何绝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时都只想得到一个答案呢?这要追溯至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节约体能可以更为有效地寻找食物、住所、争夺配偶,甚至与掠食者展开抗衡......成年人的大脑重量约占身体重量的2%,但它却能消耗每日所需能量的20%。现今社会我们把吃饱了不动称之为“懒惰”,但在远古时代,这是非常必要的生存策略。于是,这种大脑懒惰的本能机制被延续了下来,直至今天仍然在起作用,它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多数人只喜欢现成的答案而不喜欢思考。这是深植于人类大脑神经元共同的基因延续。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小开始就被教育成为一个聪明人。我们习惯了学习去做一个聪明的人,因为那意味着我们会被人喜爱、会得到好处......
但聪明之人永远只能看到眼前,只能顾及眼前,“长远”对他们而言是急不可待的煎熬。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无法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的时候,当下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忧虑与麻烦。这很好理解——就好比我们养了一盆花,从把种子埋进土里开始,我们就给它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必须在几天内发芽,芽必须长多高、长成什么样,必须几时开花、开什么颜色的花、开成什么形状......可能吗?既然我们心中都有答案,可为何还要将此幼稚、可悲的行为一次次运用在自己或家人的身上呢?
还记得儿时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吗?如果小马不亲自去探索和尝试,那么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呢?如果小马长成一匹健硕的马之后,感受是否又发生了改变呢?我们长久以来不断地做着与智慧背道而驰的事情,却还想求得智慧,这就像我们既要向左走,又要向右走一样,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只能在业力的牵引下(点击蓝色下划线字查看文章)不由自主地向自己熟悉的、不断加深束缚的那个方向前进。由于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甚至加上过去所有业力的记,我们始终习惯了去累积,无论知识、传统、财富还是行为模式等等等等。我们始终认为累积得越多越好。然而,正是这种种累积,在不断地加深我们的业力,使我们无法自由,甚至带给我们深深的痛苦与恐惧。智慧之人能专注于任何一种当下(无论好坏),他不会为了...而去做......。当他成为自己真正所是的样子时;当每一个瞬间都完完全全变成真正的存在时;当他无为、无欲、无求,无我时,智慧便会与他不期而遇,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