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最好的样子
爱不是情感的索取,更不是执着和掌控。唯有不执着,爱才能自由流动,只有爱自由流动时,我们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大部分人的亲密关系都处于掌控和索取的层面。当一个人想要占有另一个人的时候,掌控游戏就上演了,情况一旦变得失控,便会歇斯底里。索取也是最常见的表现,人们总想透过对方得到些什么,一旦不如所愿,斗争和相互伤害就开始了。
另一部分人则愿意为了这段关系做出努力,他们愿意相互付出,相互包容、理解和支持对方。这种关系会因荷尔蒙的消失而逐渐沉淀为一种责任和默契,大部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们会从恋人走向亲情关系,视对方为最重要的家人。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让自己的亲密关系保持一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彼此融合的状态。双方不会改变对方的自由意志、尊重对方的喜好、不干涉对方的选择。即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
这种大部分人接受不了的亲密关系,恰恰是最高级的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彼此关怀、相互思念却从不期待!而这也恰恰是真爱的表现——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男女双方,只有在都不期望从亲密关系中得到幸福时,这样的关系才有可能是幸福的。因为有爱,双方才会非常警醒地活在当下,才会小心地呵护爱的花朵,才会珍惜每一个彼此在一起的瞬间;因为有爱,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点滴,都是有意识地去经验。那便是深刻地活着、深刻地爱着。两个内在富足充盈的人,会用彼此满溢的爱的能量相互交融并相互滋养。人们将这种爱称之为灵魂伴侣,然而,这种爱只存在于两个勇敢的灵魂之间!大部分人所谓的爱都只是贪恋或喜欢。喜欢往往伴随着占有欲,是一种想要拥有的欲望。想想当我们非常喜欢一款包包、手表、衣服或汽车想拥有它的感觉就能体会了。喜欢建立在自我(ego)/小我之上。而爱是一种绝对无私的奉献,是希望所爱之人幸福快乐的愿望和行动力。真正的爱建立在大我(self)之上。爱,只能发生在双方深刻的共情之中,因为爱,双方才能对对方的每一个情感波动都感同身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你悲伤所以我难过。喜欢一个人,是想要对方给自己带来快乐;而爱一个人,则是希望对方能获得真正快乐。喜欢是冲动、热烈和奔放,是想要占有的偏执;而爱是稳重和情不自禁,想碰触却又收回手的克制。有很多在他人眼中无可挑剔的恋人,最终却在经历了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长跑之后选择了分手或结束,正是因为其中一方缺少了共情的感知力和能力。
比如,一对在世人眼中完美无瑕的恋人,身边的朋友都认为他们在一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男生曾对女士说:“若她有一百种生气的原因,他就有一百种哄她的方式。” 对很多人而言,这已经浪漫到无可挑剔了。男生也认为自己对对方的爱是毫无保留的。然而,男生却不明白,女方要的并不是那一百另一种哄她开心的方式,她要的只是对方不要让她生气,仅此而已。这个安利,恰恰说明了男生共情和理解力的缺失。那些平时总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但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永远都不在你身边或者你永远都要独自承担的人,对你不是爱,至少在那一刻他所说的爱并不存在;也有很多人每天说很多次”我爱你“,,但一遇到事情时情绪就立刻失控和崩溃,该抱怨就抱怨,该发火就发火,该暴躁就暴躁,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也不是爱,至少在那一刻他的爱不存在.....比起张开闭口就说“我爱你”,更加成熟和深沉的爱是用实际行动去表达。爱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是在情感维度运作的能量,唯有发自内心真实的行动才能让情感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对方一定能感受到那究竟是否是爱,那种真实的踏实感不是“我爱你”三个字可以替代的,它是真真实实的内在感受。语言具有欺骗性,但感受不会,因为感受是另一个维度——能量的传递。透过言语的表白是最廉价的东西,看似真诚却有时连自己都骗过了自己。所有那些不轻易将爱说出口,但却真心心疼对方受伤、害怕对方难过、舍不得让对方受一点委屈并随时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让对方开心的人,才是透过行动不断表达爱意的人。他们说得最多的不是“我爱你”,而是”没关系,放心,有我在!“”放心,一切都不是问题。“他们从不迫切地跟你要一个结果,只是默默地守护着,即使他知道也许你们没有所谓的未来,他也仍在心里和行动上默默地支持你。爱一个人,会非常小心地呵护对方,就像呵护一颗娇嫩幼小的树苗一样悉心呵护,TA可以不辞辛苦,不问收获,只想付出,这一切,只是因为爱。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从世俗层面来讲,“我爱你“ 这三个字说起来太容易了,那些能轻易地说出“我爱你“的人,今天会对你讲,明天也有可能对其他人这样讲。抑或者,他自己都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爱。从灵性角度来讲,爱是情感维度能量的流动,当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时,对方是能感知到的。当理智替代情感,将情感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那一刻,情感的运作就暂时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也就是说,当我们说”我爱你“时,其实爱在那一刻就已经消失了。唯有在静默时,唯有在彼此心灵完全臣服当下时,我们才能感知到爱究竟是否在那里。爱隐含在每一个细节里,爱是细节,不爱也是。因此我们从来都没有必要去追问地方究竟爱不爱自己!如若我们能带着这份觉知走向任何一种关系之中,我们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那时,我们自己已经是爱了。
大部分人都迫切地想从一段关系中获得某些东西,填报某些空缺。然而,爱情不是目的,而是一段旅程。在遇见爱情之前,要先学会好好爱自己,因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吸引到真正的爱。不要惧怕失去,人生永远在不断地遇见中开始,在告别中结束。每一次关系的建立与破裂,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我们从失败中成长,在忘记中蜕变。真正的忘记,不是去忘记某个人,而是去看清楚自己。阳光会借由每个裂缝透过,先学会爱自己,用内在之火温暖自己,让这些感觉之流滋养自己的灵魂,直至饱满。疗愈自己,我们才能治愈所有人。独立与依赖,付出与给予,选择与妥协是关系中永恒不变的成长课题。再深刻的感情,如果不懂经营,最终都会变得平淡;再亲密的恋人,如若不能悉心呵护这段情感,都会曲终人散。想要爱情久处不厌,永葆新鲜,我们就必须打破就有的关系模式,用新的平衡的方式去学习、体验和创造全新的、健康的关系模式。恋人们并不最终在什么地方相遇,他们一直都在彼此心中。《月亮与六便士》中曾这样写道:”都说悲剧和痛苦可以让人越来越崇高,然而并不是。有的情况下,倒是幸福可以让人做到这一点。痛苦、悲剧往往让人越来越心胸狭窄,有着报复心理。一个过度牺牲自己的人往往会因为未被满足的需求而产生怨恨。他将自己的过度付出视为某种牺牲,一旦没有得到预期的回馈,便会认为对方不懂珍惜,处处索取,他将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色中。除非,他学会先满足自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先能自我满足时,他才会变得富足,当一个人富足时,他才能变得平和,因为他本具足,他不怕失去任何,他能轻松地给予任何而不求任何回报。大部分人都习惯于戴上面具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幸福。然而,向自己和别人承认不幸福的事实才是开始生命旅程最好的方式。诚实,以真实和真诚开始。那些无法对自己诚实的人,也永远不会对别人诚实。萨提亚曾这样写道:“有人喜欢你,那是他在你身上照见了他喜欢的特质,跟你无关,你淡然面对,并做回自己。有人讨厌你,那是他在你身上投射到他排斥的自己,跟你无关,你坦然面对,并做回自己。有人欣赏你,那是他透过你碰触了内在的自己,跟你无关,你欣然面对,并平静做回自己。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或离开,爱或者恨,都只是遇见了自己......"
智慧与独立,是爱情的保鲜剂;温柔与善良,是爱情的永恒主题;共同成长,是爱情的最终归宿。我们每个人,都配得上自己得到的一切,也只配得上当下得到的一切。#心理、親子、情感、療愈、星盤解析服務,請添加wechat:201098065咨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